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山东威海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蓝色经济区建设被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明确提出,“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战略突破”“引导渔业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产业带动型转变”“推动海岸带经济向海床带经济转移”———在蓝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威海市吹响了迈向“深蓝”的号角,拉开了蓝区建设新的序幕。
要做好蓝色经济这篇文章,必须在“深”字上下工夫。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市今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的现实途径。
做好“深蓝”文章,须狠抓资源与产业深度整合。我市拥有千公里海岸线,蓝色经济资源丰富。但资源和产业聚集度都明显偏低。以港口为例,我市港口众多,近年来做了大量整合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未完全“攥指成拳”。造船业、海洋旅游业也面临同样问题。迈向“深蓝”,需要在较高层次上,通过市场机制、借助经济杠杆,调动各方积极性,更进一步实现深度整合,以提高岸线资源聚集度,提高产业聚合力,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化零为整,聚沙成塔,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做好“深蓝”文章,要瞄准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层次。海洋资源开发视野偏窄、开发层次偏低、产出效益不高是我市迈向“深蓝”亟待破解的“瓶颈”。我们现在的开发视野还局限在“海岸带经济”上,即主要从事海洋渔业、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而对新兴的“海床带经济”,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功能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结构工程与技术装备、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海洋娱乐文化等产业,我们在探索和发展上基本还没有破题。近海养殖威海曾经全国领先,但今天,近海养殖带来的系列问题已制约了产业发展,远海养殖应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如何实现更高层次的陆海统筹,我们在规划布局、拓展产业空间、科技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
做好“深蓝”文章,要抓好特色载体建设。我们已经规划了11个海洋经济特色园区,有的园区已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把特色做“特”。同时放眼半岛大蓝区,做好深度对接文章。对外,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特别是青岛、烟台的对接,在政策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对内,各区域、园区间要加强对接交流,实现错位发展,最终形成差别竞争、合作共赢的区域一体化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