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广西青狮潭网箱养鱼死灰复燃 水质污染严重

发布时间:2011/12/23 16:31:49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 在广西桂林漓江上游的青狮潭水库,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曾经在2006年综合整治后一度被掐灭的污染“大头”网箱养鱼,近年来又死灰复燃,而且越养越多,水体污染日趋加重。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松湖库区密密麻麻的网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就在青狮潭大坝上游,村民正忙着建新的网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由于水少加上富营养化,青狮潭下游的一条水渠浅浅的水面上铺满了蓝藻。

  在广西桂林漓江上游的青狮潭水库,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曾经在2006年综合整治后一度被掐灭的污染“大头”网箱养鱼,近年来又死灰复燃,而且越养越多,水体污染日趋加重。 

  新闻背景: 

  11月24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条例将于明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是广西保护漓江的首部地方性法律法规,它明确禁止了可能对漓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数十种行为,包括在漓江风景名胜区河道管理范围两侧可视范围以内不得新建、扩建建筑物;在漓江干流、主要支流、源头、水库保护范围内的水体,禁止网箱养殖以及可能造成水域污染的其他规模养殖等。 

  漓江作为桂林人的母亲河,对她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整个桂林市的环境卫生、旅游兴旺和经济发展,更关系到500万桂林人的饮水安全。但遗憾的是,在漓江上游的青狮潭水库,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曾经在2006年综合整治后一度被掐灭的污染“大头”网箱养鱼,近年来又死灰复燃,而且越养越多,水体污染日趋加重。 

  据库区村民介绍及相关资料显示,青狮潭水库最早于1958年动工修建,上世纪60年代逐渐建成。它是一座集城乡供水、农业灌溉、防洪补水、旅游观光和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是桂林市后备水源地,总库容6亿立方米,号称“华南第一湖”。湖水曾经清澈如碧,20余种鱼类嬉戏其中,乘船游览湖面,碧波万顷,一望无际。但现在,这些优美的词汇正从她的身上逐渐消失。 

  “政府再不刹住这股养鱼风,村民越养越多,水质越来越差,以后想要根除就更难了!”12月15日,记者来到青狮潭的松湖库区调查时,从1976年就开始担任村委干部的新江村委干部老龙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库区水面随处可见一排排网箱 

  12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青狮潭水库大坝。往水库一看,只见一排排的网箱养鱼据点在离岸边不远的水面依次建起,在飘渺的湖面远远地向后延伸。沿着水库岸边一路走,记者看到一块落款为“水库管理站宣”的铁牌早已掉落,倚靠在铁杆边的地上,上面清楚地写着:“青狮潭水库属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禁止从事网箱养鱼、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等污染水体的行为。”而就在前面一块不大的草坪上,七八个村民正一边相互商量着一边搭网箱架子,水面上一个个相连的网箱已搭建成型,另几个村民在网箱上专注地忙碌着。青狮潭水库管理站一位工作人员向水库遥遥一指,说:“里面到处都是网箱,松湖那边还有更多!” 

  12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该工作人员所说的松湖,站在松湖山庄的草坪上往下柏田村方向望去,一个个网箱连带着小房子拔“湖”而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湖面右侧,在宽阔的湖面显得拥挤而又醒目。记者12月16日与老龙从松湖山庄乘船到下柏田村,一路上看到,除中间有一小段没有设置网箱,网箱一直延续到下柏田村那头。而在通往五美村方向的近岸水面,也建有一排排网箱。 

  对于网箱的数量和面积,青狮潭水库管理站副站长张勤传12月13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面积可能达到2006年禁止前的2倍,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年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而这还是他们去年5—6月对全库区网箱养鱼摸底调查时的数据。他表示,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 

  老龙告诉记者,光在松湖就有100多家网箱养鱼,整个青狮潭库区网箱养鱼肯定超过200家。一个网箱一般规格为30平方米,每家通常最少有7个,多的有30多个,即便按每家10个计算,总面积也达到6万平方米。老龙,新江村委大坪圩村人,1976年从部队退伍回村后即担任大队长,多年来一直是新江村委会干部,当过村委主任做过支书。他当年也曾用网箱养鱼,甚至还发动过附近村民一起养,当然现在早已金盆洗手。对于公平库区网箱养鱼的历史及现状,用他的话说:基本没人比他更了解! 

  事实上,记者除了13日在水库大坝附近见到有村民正在新建网箱外,15日在下柏田村口岸边也发现有新建的网箱和运送饲料的铁制渔船。老龙告诉记者,因为这几年村民通过网箱养鱼普遍挣了点钱,在尝到甜头后,有些人开始扩大规模,有些则是新加入的。 

  现在,希望通过网箱养鱼挣钱的人和网箱的数量,正在库区两岸悄然地快速增长。 

  环境监测:库区水质总磷总氮指标超标 

  一个个网箱“拔湖而起”,一条条鲜活的鱼破箱而出,结果是养鱼人每年向湖中撒入大量的饲料,使水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下柏田村村民老张今年60岁,两个儿子在桂林打工,自己和老伴则留在家里“养了点”鱼。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有20多个网箱,养了大大小小总共30多万尾鱼,每年鱼饲料要撒100吨左右。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老张的标准,200多家网箱养鱼户每年至少向水库撒入上万吨的鱼饲料。 

  “鱼饲料撒入水库后,会产生大量的残渣和鱼粪等垃圾,滋生无数的蓝藻等微生物。”老龙告诉记者,没风的时候,那些垃圾淤积在水库边的水面,形成一层达30厘米厚像鼻涕一样的东西,看着都让人恶心。如果用竹竿挑起来,这些垃圾能被挑起1米多长而不断。 

  本来,如果水库里那些以藻类为食物的大头鱼、银鱼等鱼类数量多的话,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但令人遗憾的是,库区内持续多年的灯光诱捕,导致作为藻类天敌的野生鱼类数量急剧减少,使水里的藻类“肆无忌惮”地繁衍。 

  松湖山庄一家餐馆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一般只卖水库里野生的大头鱼,忙的时候一个月卖1000多斤,一年大概能卖“万把斤”,而这些大头鱼都是用灯光诱捕的。据记者了解,在库区沿岸还有很多类似的餐馆,大多以水库的大头鱼为卖点。 

  村民老张向记者坦言,这两年松湖已很少能捕到大的大头鱼了。他猜测有些餐馆老板的鱼可能是从其他库区买来的。 

  “灯光诱捕可是相当厉害,一电,大大小小的鱼统统都死!”张勤传告诉记者,往年每到8—9月的捕鱼旺季,库区的夜晚灯火通明,俨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正是这种大规模的灯光诱捕,严重破坏了水库里的生物链,导致污染加重。 

  “另外,这几年水面变浅,水少了,当然容易污染。”老张埋怨说。据记者了解,受近期我市干旱少雨天气影响,水库内蓄水位已经大幅降低,加上水库库形狭长,库汊又多,水流相对处于静止状态。网箱养鱼的饲料残渣及鱼的排泄物得不到水流冲刷,水库自我净化能力差,污染物日积月累,水质因此不断恶化。 

  据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李永蓓介绍,中心站每个月都要对青狮潭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出总磷、总氮两个指标超标,主要原因就是网箱养鱼,加上水库周围的度假村、餐厅向水库排放污水,使污染加剧。 

  对于水库受污染的情况,大坪圩村村民老肖痛心疾首地对记者说:“当年水库的水可是清清的啊,我们口渴了随手捧起来就喝,现在是看都不想看了,更别说下水洗澡!”老肖今年53岁,出生的那年正值水库修建。松湖里的碧波千顷,似乎已成了他们那代人脑海里遥远的回忆。 

  “夏天很多游客来看了,都说水太脏!这样下去,谁还会来旅游呢?”老龙一边说一边摇头。对于这片一直养育他的湖水如今受到污染而自己无能为力,老龙显得有些伤感。他告诉记者,从10月份开始,水面经常刮起大风,那些垃圾被风吹沉到湖水里,所以现在才看不到,但这时也没人来旅游了。 

  而作为水库管理者,张勤传直言也经常接到一些人的反映,每天看着湖水,心里十分焦虑。这两年外地一些水利系统的专家来参观水库,私下里向他们表示“水质变差了很多”。由于蓝藻等微生物大量繁衍,湖水氮磷成分增加,大坝的发电机器摸上去全是滑滑的一层,被腐蚀得很厉害。 

  网箱养鱼:富了少数人,却影响了整个库区甚至全市人民 

  “实际上,网箱养鱼只富裕了少数人,影响的却是整个库区人民,整个青狮潭,甚至整个桂林市!”老龙介绍,大坪圩村总共有7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实际养鱼的只有12户,附近一些自然村也都只有几户,很少有超过10户的。 

  老龙告诉记者,现在养鱼的人大部分是40岁上下的,这些人年富力强,而且有事业心。因为养鱼不光辛苦,忙的时候每天都在水上,而且还得承担风险——— 所有家当都在上面,万一有什么闪失,所有的投资和收入都没了。 

  对于网箱养鱼的收入,下柏田村村民老张向记者坦言,按前几年的情况,他们村平均每个养鱼户能挣五六万元/年,少的两三万元/年,多的十几万也有。库区其他地方的人基本也能挣到这个平均数。 

  不过,张勤传提醒记者,库区是有少数村民养鱼,但真正养鱼规模大的可能还是外来的老板,有时一个老板的投资规模比十几个村民的总和还大。这些老板有的通过当地村民的关系自己投资,有的则和村民合伙投资。另外,还有些村民的亲戚也通过合股等方式参与进来。 

  如果说,少数渔民在网箱养鱼中能分一杯羹,那么大多数库区村民则需承受由此造成的水质污染、鱼类减少等环境代价,以及经济收入减少的苦果。 

  据老龙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库鱼多的时候,一些专门捕鱼的村民一天随便都能打个几十斤。2000年之后,水库的鱼慢慢变少,现在整个村子几乎找不到一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村民们纷纷走上外出打工的道路。 

  “上游污染了,下游桂林市区的人畜饮水怎么办呢?”老龙对此担心不已。 

  而随着水库水体污染加重,随之而来的恶果也蔓延到了渔民身上。 

  “今年我们村死鱼最少达到150万元,家家都死鱼!”老张无比痛惜地告诉记者,他今年养的鱼死亡已损失了五六万元。成堆的死鱼被村民装进麻袋,丢在对岸的山脚下,乘船从湖中经过还能远远地看到白白的一片。 

  “跟水质有点关系,变差了!”老张很谨慎地说,前两年水质好的时候,很少有鱼生病,可以挣点钱,今年不亏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随着死鱼现象的增多,渔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2010年2月,库区渔民组织成立生态养鱼专业合作社,并在今年通过捐款、集资等方式购回几百万尾大头鱼苗放养,以期净化水质。但是这种体制外的渔民自发式补救,或许正如张勤传所担心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渔民和治理污染。 

  “即使现在治理污染,起码也要10年后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清澈模样了!”张勤传举例说,昆明的滇池被污染多年后,政府投入了几百亿元资金都根治不了,可想而知青狮潭一旦严重污染后的治理难度和目前治理的紧迫性。 

  “政府再不刹住这股养鱼风,村民越养越多,水质越来越差,以后想要根除就更难了!”15日下午,当记者离开大坪圩村时,老龙拉着记者的手反复地说。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3430 关键字:网箱养鱼,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