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浙江苍南县大渔湾中墩码头,养殖户将收割的紫菜运至码头交易。 潘达源 摄 |
秋冬季是紫菜收获的季节,然而今年的紫菜收割却让苍南的养殖户们高兴不起来,因为大多数养殖的紫菜在第1水(次)收割后,未到第2水收割就出现了腐烂,紫菜产量大幅减少。连日来,记者走访苍南县紫菜养殖比较集中的大渔湾紫菜养殖基地发现,当地这一传统行业面临着诸多待解决的难题。
紫菜减产“凶手”是天气
大渔湾海域是苍南县最大的一处紫菜养殖场,整个大渔湾海域面积约6万亩,今年的紫菜养殖在3万亩左右,创历史新高。然而,大渔湾以及苍南另一个大型紫菜养殖场沿浦湾,今年养殖的紫菜出现大面积病烂。
12月8日上午10时,在大渔湾中墩码头,陈老伯正记录着吊车搬运船上紫菜的数量。“从10月28日紫菜收割至今,平均每天上码头的紫菜只有150吨,去年这个时候每天约250吨。”陈老伯摇摇头说,看来今年收成不好。
赤溪镇海滨村紫菜养殖户金中森养殖了20多排(1排约1亩)紫菜,他说,今年的紫菜烂掉了一半,收成也减了一半。一般情况下紫菜一年能收割5水,每隔20天左右收割1水,而第2水收割的量比第1水多一倍,但今年仅持平,很多紫菜在收割了第1水后,出现了腐烂。
紫菜减产也影响到了紫菜加工户。当地紫菜加工户卢成涛感叹,去年一天能拉回四五车紫菜,今年每天只能拉到一车。为此,他的加工场已经裁掉了一半的工人,紫菜烘干流水线从两条减到一条。
苍南县水产研究所所长余海说,今年是苍南近三四年来紫菜减产最大的一年,导致该现象的主因是天气。因为紫菜的生长特点是从热到冷,一般在9月中旬下苗,随着天气转凉,在10月底开始收割,至次年2月左右收割完毕。然而今年9月中旬后气温依然比较高,使得很多紫菜病烂。另外,水质和紫菜养殖密度也会对紫菜生长造成影响。
加工户用地遇难题
紫菜养殖加工是赤溪镇的传统产业,也是重要产业。目前全镇约有1100户村民从事紫菜养殖,紫菜加工场有40多家。据赤溪镇经济发展办统计,去年该镇紫菜产值超过1亿元。这么庞大的行业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待解的难题:全镇几乎所有的紫菜加工场都属于违法用地,根据县里相关要求,要被列入拆违范围。
一名紫菜加工户说,今年9月,他们收到赤溪镇政府要求拆除违法建筑的通知书。但接下来就进入紫菜收割的季节,一旦加工场拆除,不仅加工户的利益受损,也直接累及千余户紫菜养殖户,“虽然镇政府同意先完成今年的紫菜加工,可明年怎么办?”
分管城建的赤溪镇副镇长董克军说,赤溪镇目前没有可用于建设农产品加工的土地,如果拆除这些加工户的违法建筑,将直接影响到紫菜经营户的利益。
赤溪镇政府11月份做了一个赤溪镇的总体规划。记者看到,这个规划的时限为2011年至2030年,规划提及将在该镇龙沙次镇区石塘片区设置生产设施用地,规划面积12.5公顷,用于建造紫菜加工园区。但董克军说,这些用地属于农保地,还需要审批调整为建设用地才能使用,具体何时实施尚无明确时间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