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浙江省绍兴县虾鳖进大棚 效益创新高

发布时间:2011/12/7 16:27:34  来源:绍兴县水技站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2011年,浙江省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重点基金项目《大棚设施虾鳖混养技术示范》,经一年的有效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1年,浙江省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重点基金项目《大棚设施虾鳖混养技术示范》,经一年的有效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公司将虾鳖混养模式应用到200亩的钢架设施大棚内,项目结束后全年生产南美白对虾280吨,虾产值840万元,中华鳖15吨,产值240万元,二项合计总产值1080万元,总利润300万元,平均亩产值5.4万元,亩利润1.5万元;平均亩产虾1401公斤,其中最高的亩产1820.9公斤;甲鱼平均亩产75公斤,其中最高的亩产130公斤。项目实施后比实施前增加虾产量200吨,增长了2.5倍。

为什么虾鳖混养进大棚后能取得这么高的效益呢?主要是他们抓住了以下六个环节:一是注意放养时间与比例,提高池塘产出效率。四月上旬亩放虾苗8~15万尾,5月中旬亩放甲鱼50只。这样不但扩大了池塘的养殖空间,而且通过养殖品种间的生态关系降低了白对虾的发病率,取得了虾鳖生产双丰收,节约了生产成本。二是改革放养方式,提高放养成活率。采用先调水后放苗,用生物制剂调节池塘水质,提高虾苗放养成活率,养殖期间不用药物和消毒剂,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建立生物车间,推广生态养殖。滨海工业区内水质状态差,为改善水质生态环境,公司建立了800平方生物生产车间,开展生物制剂调水,不仅提高了虾和甲鱼的放养成活率,而且保证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定期检测,开展测水养虾。实行测水养虾(鳖),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定期检测养殖池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并根据所测水质指标及时调整各项养殖管理技术措施,确保了虾和甲鱼的健康生长。五是立体增氧,提高水中溶解氧。大棚虾塘配套设置底增氧,实行立体增氧,加速池底污泥氧化,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确保虾、鳖正常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六是进行尾水净化,保护生态环境。新建50亩生物净化池,养殖尾水实行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氧化、微生物消解、碳砂过滤等三级处理净化后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该公司通过项目实施进行设施大棚鳖混养,创造了经济生态效益的新高,认为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大棚设施提高了保温效果,缩短了养殖周期,一年可养两季虾,平均亩产虾1401公斤,是常规池塘养殖产量的2.5~3倍,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二是降低了养殖风险,采用大棚养虾,避免了梅雨季节等雨水对虾的影响,降低了虾的发病风险,提高了放养成活率,按照常规每万尾虾苗可生产商品虾50~75公斤,而大棚养殖则每万尾虾苗可生产虾125~140斤,增加1.5倍以上。三是增加了经济效益,大棚养虾生产周期短,可错峰上市提高了销售价格,大棚养虾平均比常规养虾缩短生产周期一个月,销售价每公斤提高8元以上。而且以亩放10万尾虾苗的效益最高。四是带动了农户增收,在项目示范带动下,绍兴县大棚养虾迅速发展,今年全县新增养虾大棚达1000亩,养殖单季平均亩产达1000余斤,农户均取得好收成。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3376 关键字:大棚,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