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一袋鲜虾两成水
买大葱磕下一坨土、礼盒中“一半是海鲜一半是海水”……总是有部分所谓“精明”的商家在为消费者制造“陷阱”,近日,农贸市场里散卖的海鲜也被指出有“掺水”之嫌。
昨日,市民程女士在某农贸市场买了500克鲜虾。回家以后,细心的程女士发现,袋子里除了虾还有不少水,“你说买虾要是一点水不带那不可能,但是袋里的水能有两三指厚,我把水都空出来,向邻居借秤一称,结果差了不少分量。”
记者昨日来到我市一农贸市场,对一海鲜摊主表示要买一公斤虾爬子,对方立即拿起铲子从水槽里撮虾爬子,然后装进黑袋子。记者注意到,该摊主每次“下手”都深入到水槽底部,这样就带进不少水。随后,记者抠破口袋,再一过秤发现,十分钟前还一公斤重的虾爬子,迅速“缩水”了200克左右。
几位受访的市民也表示,有时候也留意到承装海鲜的口袋“水涝涝”的,但也不愿意费事去称,应该也不会差出多少斤两。
调查 以水充数利润肥
买海鲜时只给“七八成秤”,这似乎已成“行规”。曾经营海鲜批发多年的黄女士透露,用黑袋、不透明袋装,并从底往上捞海鲜,这些都是在为“七八成秤”打掩护,可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差距,对消费者来说也许是损失了几块钱,但对商家却是一笔不菲的“偏财”。比如一个中等规模的海鲜摊床,一天的鲜虾销量约是50公斤,其中水分约占5—10公斤,按眼下鲜虾50元/公斤计算,每天可“算计”出250元—500元;同样依“七八成秤”的规则,按赤甲红日销150公斤,70元/公斤的时价算下来,商家获利十分可观。
不过,海鲜商家也是“看人下菜碟”。据了解,一般上年纪的顾客过日子仔细,有的还自备小秤,差一分一毫都“不好使”,所以不太会遭暗算,商家主要算计的就是那些貌似财大气粗的年轻顾客,这也是拿准了年轻人花钱冲、不会为小钱计较的心理。事实的确如此,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年轻市民均表示,即使想到商家可能会在海鲜口袋里掺水,但为这事回去找太麻烦。
建议 自备袋子多要求
对于如何能避免被商贩“暗算”?有经验的买手支招,可自带小秤、网兜或在塑料袋底剪个洞,等装完海鲜后,控干10秒后再称,大多数饭店也都是这样做的。同时,一定要亲眼“跟踪”称量全程,可以要求商贩将水沥干再称。此外,秤的作用也很主要,即使消费者事后未必会重新称量,但看见带着秤的消费者,商贩也会相对有所顾忌,不敢轻易给自己找麻烦。 本报特别报道组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