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需求催生“渔政E通”
广西北部湾地处祖国南疆,因工业污染相对较少,这里渔场广阔,鱼肥虾美;勤劳勇敢的渔民世世代代牧海耕渔,捞金网银。每当渔汛来临,鱼虾成群出没,渔民千舟竞发,争相撒网,收获丰收,收获喜悦。
如今北部湾渔业从过去的小舢板完成了向钢质渔船的转变。捕捞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作业向多种作业转变。然随着渔场作业渔船的不断增多,北部湾渔业面临着渔民海上作业安全管理与渔业生产统一指挥调度的两大难题。为了改变了通信业务无法延伸至大海、渔民离开海岸无法与外界联系求助的局面,中国电信提供“渔信e通”服务。海洋渔业局通过系统可以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渔业安全生产,提高渔业信息化。渔民在遭遇海难时可通过终端报警,可及时得到救助,除了海上抢险救助外,“渔信E通”的作用还有很多: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渔政渔情信息发布、卫星定位导航……比如,通过“天翼”手机,各级渔业部门可定时定期发送海浪和大风预警预报,为渔民出海提供参考。
海面网络覆盖距离达50海里
“渔信E通”融合电信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卫星定位优势为渔业管理部门实现了渔船位置监控和航行告警、船只调度和视频监控等功能的应用。
广西渔业管理部门自从使用“渔信E通”以来,已经基本实现了渔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指挥调度。中国电信广西公司政企客户部总经理刘健向记者表示,由于国家十分重视渔业管理,广西境内注册的11613艘渔船中,已有8030艘渔船与中国电信签署了“渔信E通”的使用协议。在北部湾海域,3G信号的海面覆盖距离已达到50海里(约90公里),基本实现了近海海域的3G网络全覆盖。
中国电信北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斌告诉记者,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网络,目前中国电信以天翼“海上精品网”为依托,已推出了2498台的渔信E通终端,为北海市的广大渔民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海洋信息服务。中国电信防城港分公司副总经理黎赫特更是欣喜地介绍到,防城港的“渔信E通”在推出当周就有1800余户渔民主动登记使用该业务,“渔信E通”在当地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信息化需要挖掘行业的真实需求
对于渔民而言,“渔信E通”最具吸引了的地方莫过于中国电信为渔民专门定制的手机终端。据当地渔民介绍,该终端属于“三防”手机,即“防水、防震、防腐蚀”,这对于长期在潮湿、高含盐量区域作业的渔民来说尤为重要。一位渔民当面向记者当面演示了该手机的“特别之处”。他一边介绍,一边顺手就将手机抛进了海水里。令人记者惊奇的是,手机竟然没有下沉,而是在海面“随波逐流”。
渔民继续介绍:“若换成普通手机,肯定沉到水里去,就算捞上来,手机也报废了。但是这个‘三防’手机就没事,不仅不会下沉,捞上来甩一甩照样正常打电话。”说完,他将手机从海里捞上来,并成功拨通了记者的电话。“所以我们大家给它取了个外号,叫‘水上飘’。”渔民得意地说。
据中国电信防城港分公司总经理凌晓东介绍,由于渔民在近海(50海里内)可以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大大降低了过去渔民使用海事卫星电话时高昂的通信成本。渔民在海上完成捕鱼作业后,可以第一时间与各地买家联系,实现了“未靠岸,先卖鱼”的经营模式,打破了过去渔业交易市场垄断的局面。
除此之外,凌晓东还介绍,渔民还可以借助中国电信高速的3G网络,通过米聊、翼聊等方式与国内外的亲友快速建立视频联系,实时传送渔船上的工作生活片段,因此颇受年轻渔民的欢迎。
凌晓东在谈及行业信息化时强调:“运营商要做信息化的行业应用,就需要我们像顾问一样深入到行业内部,挖掘行业的真实需求,这样开发出的产品才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才更有竞争力。”如今,北部湾通过“渔信E通”织起的这张渔业安全网,正在为当地渔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发挥信息化应用的效益。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