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1年度海洋创新成果奖获奖日前揭晓,东海所主持的“长江口渔业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与“东海近海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项目分别获得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应用类一、二等奖,东海所参与项目“浙江沿岸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应用类二等奖。
一等奖项目“长江口渔业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长江口生态环境退化、水生生物栖息地丧失、渔业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等现实问题,从长江口重要物种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科学管理技术、特殊生境的生态修复及关键物种的抢救放流技术、优良人工养殖对象的发掘和产业化技术等为切入点,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上开展了长江口渔业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项目率先构建了长江口及临近水域渔业资源监测技术平台,阐明了资源变动规律,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为农业部制定长江口渔业资源管理政策和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掌握了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栖息环境条件和洄游规律,创建了中华鲟抢救技术平台和康复指标体系,支撑“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运行;发掘了长江口优良水产种质资源,应用于养殖生产和资源增殖放流,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发了特定渔业水域环境评价和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预警系统,为海洋工程建设环境评价、海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生态修复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二等奖项目“东海近海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以全球变暖和赤潮频发双重胁迫下的东海近海为研究区域,探讨了东海近海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方式、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时空动态、东海近海赤潮缘何在春夏之交暴发和浮游动物优势种种群变化机制及其对区域生态灾害和渔场变迁的影响机制等关键性科学问题。该项目依据大规模海洋调查资料,利用yield-density模型等数学方法,拟合了东海数百种主要浮游动物种群最适温、盐值,阐述了东海近海各浮游动物类群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机制及全球变暖对东海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机制;从浮游动物群落季节更替变动出发,阐明了“全球变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赤潮生物摄食压力—赤潮暴发”的内在关联;从区域食物供给安全角度出发,分析渔场变化与浮游动物丰度的关系,阐述了全球变暖对渔场产生的潜在威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