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从农业部获悉,“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渔业的投入,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达到370亿元,比“十五”增长了7倍。随着强渔惠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基础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渔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据介绍,自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之后,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幅度增加增殖放流投入,全国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放流各类苗种1090亿尾。
“十一五”时期,国家还启动实施了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落实渔业经费约7亿元。渔业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成效,共获得国家级奖励成果22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382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发布施行,从制度上强化了渔民生产权益的保障;启动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5年累计承保渔民323万人、渔船25万艘;推动解决困难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渔业柴油补贴、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等惠渔政策效果显著。
农业部日前发布的《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十二五”末,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渔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渔船通讯、避碰、航标等安全设施和装备明显改善。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巩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