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今年,久旱和特大洪涝虽然给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水产业造成损失,但该县上下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生产自救,全年水产品产量仍达1.1万吨,同比增长11.2%。
该县改善渔业生产设施,增强水产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水体生产力,提高产量。去冬今春,全县改造塘堰、精养鱼池8000亩,达到省级验收标准的有6000亩。通过改造塘堰精养鱼池,不仅池堤稳固而且水体容积增大,使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5-50公斤,净增200吨。
该县改变生产方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新品种,在去年套养鳜鱼、黃颡鱼、黑尾鱼白试验获得成功后,今年套养面积达到4万亩,净增300吨。
同时,该县增加水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包括淡水鱼类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微生物调控的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全县水产养殖生产技术的科学水平。今年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1170人次,发放各类适用技术资料4300余份。
崇阳有青山、陆水两大天然水域。为此,该县加强管理,保护鱼类资源。今年已采取禁渔区、禁渔期和人工投放的方式进行水产资源增殖与保护,已向青山水库投放鱼苗30万尾。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