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记者10月16日采访了解到,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 ,位于山东胶南市大场镇的青岛市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近日被农业部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近年来,大场镇把发展蓝色经济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高标准规划建设青岛市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基地,推动海洋水产养殖业向海洋牧场转变。”大场镇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当地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养殖基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基地共入驻养殖企业67家,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20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大鲮鲆、牙鲆、海参、鲍鱼等珍稀水产品的育苗、养殖和科研,年渔业总产值达到2亿元。
“大鲮鲆鱼和牙鲆是冷水名贵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肉质鲜嫩、胶质丰富、口感好等特点,是做生鱼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价值很高。也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该负责人介绍说,但苗种较贵,苗种繁育技术难度大,因此需要较高的养殖条件。据了解,目前牙鲆的市场价格达80元/斤,在养殖鱼类中仅次于真鲷与石斑鱼。
该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还积极推动养殖企业与省海洋经济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和技术攻关,先后有4个项目列入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 ,其中青岛忠海水产公司科研所承担的半滑舌鳎育苗等3个项目已获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