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28日,伴着优美音乐,2011第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会展大门缓缓打开。记者跟随熙熙攘攘的人群,遨游在满是鱼虾蟹的“龙宫”,体验了一回“鱼米之乡”的风采。
会场上,渔家姑娘翩翩起舞,淡水渔业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和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渔博会上尽显荆楚大地水乡风情和渔民丰收之后的欣喜之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中华鲟为造型的荆州市中心展馆。展馆中间镶嵌着一座圆锥形孵化器,象征“淡水渔都”含苞待放,呼之欲出。光电演示区的3台3D全景高清投影仪,则直观地展示出荆州水产业发展历程、成就和未来规划。
今年渔博会是荆州在克服历史罕见大旱后举办的国家级渔业盛会。今年春夏荆州发生历史罕见干旱。昔日“水袋子”曾一度成了“干窝子”,以往“浪打浪”的洪湖也曾干的“底朝天”。
干旱是否会让渔业减产?现场的荆州市水产局局长肖家浩说,今年旱灾过后,荆州通过投苗补产、生态养殖等综合措施,在四大家鱼养殖主产地扩大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100多万亩,在稻田循环放养小龙虾110万亩,确保了全市220亩放养水面减产不减收。
渔业丰收在即,鱼虾蟹自然在博览会上大唱主角。监利县展馆两条“鱼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条近100斤重的青鱼、一条是个体重70斤的鳙鱼。洪湖展馆内一只由水泥做成的放大版洪湖清水大闸蟹,打败了诸多鲜活水产品,抓住了众多市民的眼球。
“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这样的大闸蟹才好吃。”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起了他们的大闸蟹。去年以来,湖北省重点打造了“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水产航母。目前这三个品牌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
鱼虾蟹闹得欢,野鸭也来赶场。在湖北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展馆,两对鲜活亮丽的野鸭成了引人瞩目的焦点。工作人员说,这不是野生野鸭,而是经过人工驯养出的洪湖野鸭。驯养野鸭没破坏生物链,不仅能保护湿地,还能为渔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洪湖湿地受到干旱影响。水域面积最小时缩减到6万多亩,仅占原有面积的12%左右。干旱时平均水深不足0.2米,40多万亩水域的沉水植被全部枯死,候鸟栖息地也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为保护湿地生态,洪湖将在5年内人工栽植修复20万亩水草,还将配套完成鱼类资源恢复工程和能力建设工程,逐年修复湖泊生态。
公安展厅
“生态渔业”这个词是记者现场最常听到的词汇。有“百湖之县”美誉的公安县重点展示了“18221”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1亩鱼塘养800斤黄颡、200斤中华鳖,每亩产值2万元、纯利1万元。用经济价值较高的黄颡鱼代替传统的“四大家鱼”与鳖混养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沙市展厅
本届渔博会还突出展示了“渔都”的休闲文化内涵。沙市区展馆搭建了一个钓鱼池,市民可以将钓到的鱼带走。这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吸引不少人跃跃欲试。近年来,沙市区水产利用区域优势,坚持发展城郊特色休闲渔业,并逐渐打响了品牌。
据了解,2011第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共有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等地的数百家水产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科研推广机构以大型采购商参会参展。参展单位数量和展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