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今天我们走访了南京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汤处长,港口渔政建在下关区的江边,直接就可以吹着江风看到长江从我们的脚下奔腾而过,非常便利的位置。
汤处长可以说是江豚的老朋友了,他怀念地说,从他1987年从事渔政工作,就一直飘在长江上,刚工作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百来只的江豚种群。据他所说,那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场景,会让人从心底里产生对大自然神力的敬畏。但是现在,在南京的江段看到的江豚越来越少,再也没有那种江豚跃出水面的场景了。
汤处长拿出一张死亡江豚的照片,告诉我们那是他在90年代第一次发现死掉的江豚,那时江豚的死亡是非常罕见的现象。现在,光是2009年他通过渔民提供的线索就发现7头死亡江豚,2010年是4头……
我们问到江豚减少的原因,汤处长笑了笑说“一言难尽啊”,长江的水越来越少,上游的冰川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已经融化殆尽,汛期长江南京段的正常水位应该是8米,但现在仅有4.8米;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水坝接二连三的建立,长江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脾气越来越暴躁的老妇人”,水位的变化非常大,通常一天之内落差数米,这也让长江中丰富的鱼类资源受到极大的伤害。鱼类延续着万年不变的繁殖习惯,在水位上升时到江边水草上产卵,但水位的突降会让大批鱼卵死亡。在十几年前一网能打到800斤的长江刀鱼现在全南京一年的产量仅有500~600斤。渔民没有鱼打,江豚没有鱼吃,出现了“人豚争鱼”的现象。
汤处长给我们展示了渔政部门没收到的非法捕鱼工具,其中超声波打鱼是对江豚危害最大的工具之一。因为电打鱼会造成100米内的高压电,这对于用声纳探测路况的江豚是避之不及的威胁。
另一个导致江豚减少的原因就是长江的污染。汤处长举出了一个让我们目瞪口呆的数据,在南京这个有着800万人口的城市,平均一天的污水排放量将近500万吨。这么多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长江,难怪长江会越来越“暴躁”。汤处长笑着问我们“你们使用化妆品吗,你们乱扔塑料袋吗?长江几乎承载了几亿江边居民的生活的重担,她哪能扛着住啊”
望着奔腾的长江水,我们感慨万千,环保的道路上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滴水成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