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谈及行业发展,业内人士普遍存在一种自怨自艾的怨气。水产养殖非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中国更非海洋国家,因此就政策大气候而言,中国农产业政策以城镇消费者(民生)为本位,农业政策中以粮食产业为本位,而具体到养殖政策中,又以畜牧业为本位,水产行业在这个大陆国家可谓“边缘中的边缘”。
第八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专门设立“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饲料企业负责人、知名企业策划人和知名学者就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广东14家饲料企业高管按图索骥,针对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产品创新、品牌打造、团队建设等问题在会前发表高见。
仔细分析诸位高管所反映的困扰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诸如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企业用工难、用地难,营销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不高、研发能力不足等等,几乎可说是整个农产业的通病,也是一切行业在升级转型过程中的类型化难题。放眼大农业领域,农化、种子、养殖,或者其他已经转型成功的行业,化妆品、啤酒、服装,莫不如是。
饲料行业夹杂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上游与下游的一点产业波动都可能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具体到水产饲料而言,目前或许正经历着史上未有之变局。例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从未如今天这样草木皆兵;水产病害发病严重程度,也从未像眼下这样令养殖户不知所措;养殖水面的污染状况,更未像当下这样直接影响养殖的成败。而上述种种“未有之变局”,都与饲料企业和饲料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从整合的大趋势和政策的导向看,毫无疑问,未来将是行业大鳄的天下。不过,营销理论也告诉我们,乱世出豪杰,越是乱局越可能颠覆规则。眼下的水产饲料业,从上游看,鱼粉价格波动已成常态,向下游望,原来的罕见病害也已经成为常态,全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资金、服务团队几乎成为大企业攻城掠地的杀手锏。中小企业倘若沿着大企业的思路与之竞争,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自寻死路。如果跳出行业不难发现,在集约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也不乏经营效益不错的中小企业。例如网购一统天下的图书流通行业,仍有一些极具特色的书店颇有声色。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规则,找到自己的市场。
上述只是针对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道理,那么,就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言,还有另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谈及行业发展,业内人士普遍存在一种自怨自艾的怨气。水产养殖非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中国更非海洋国家,因此就政策大气候而言,中国农产业政策以城镇消费者(民生)为本位,农业政策中以粮食产业为本位,而具体到养殖政策中,又以畜牧业为本位,水产行业在这个大陆国家可谓“边缘中的边缘”。行业主管部门在行政架构中相对弱势,行业人士也自觉不受重视。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水产业的功过是非需要进入决策者和公众的视野。遗憾的是,目前业界普遍缺乏这一通道。行业媒体大多“行业”有余,公共性不足,在社会公众中影响力缺失。行业会议、论坛、讨论虽层出不穷,业界为行业发展绞尽脑汁,却无法进入更高层决策者视野,往往沦为行内人的自说自话。黄鳝“避孕药谣言”行走江湖10余年,却无从辟谣。职业渔医考试多年委身于兽医考试多年,今年才自立门户。水产行业与公众的隔膜程度及边缘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抛开具体战术暂且不谈,就宏观角度而言,行业发展需要圈子内的自省与改良,也需要通过沟通交流,寻求更多的社会理解和政策支持,创造利于自身成长的大气候。小环境热火朝天,大气候冷若冰霜,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行业境况,水产行业如何走出行业、走近公众?又谈何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汲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术经验,还是改善全行业的生存环境,都需要水产业大胆走出,借由各种渠道,让水产了解其他行业,让大众了解水产业,向决策者说出行业诉求。抛开怨气,冲破行业隔膜,从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