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福寿螺及卵块
福寿螺(Amazonian smail;Ampullaria gigas spix)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
成螺雌雄异体,爬行体长3.5~6cm,贝壳近似圆盘形,一般具有6螺层;卵圆球形,直径2~2.5mm,初产时深红色、黏稠,孵化前变淡;卵成堆垒产,每卵块3~5层,约100~960粒不等;幼螺初孵体长2~2.5mm,软体部分呈深红色;初孵幼螺可在水中爬行,以后贝壳向右旋增加。螺口径在2.5cm以下为幼螺或高齿幼螺,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流及水田等处。成螺底栖性,食性杂,1年产卵2400~8700个,孵化率约90%,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虽是水生种类,却可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土中休眠度过6~8个月,一旦有水,又再次活跃。
福寿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雌雄交配后,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产卵部位主要在离水面10~20cm杂草丛、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初孵幼螺脱落于水中即能浮游觅食、独立生活;成螺产卵次数多,产卵量大,每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10多次。成螺喜栖于土壤肥沃、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流水缓慢的河沟或水田等生态环境,白天多沉于水底和附在河边,或聚集在水生植物下面,夜晚寻食。温度以福寿螺的生长影响很大。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搴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连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目前,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目前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收集:胡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