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努力转变水产养殖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制定养殖标准,使推广养殖有标准可依。
“十一五”期间,广西根据渔业发展实际和行业发展需求,先后制定了渔业地方标准76项,品种涉及鱼、虾、蟹、龟、鳖、贝类等数十个品种,规定的内容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养殖环境条件、苗种质量、放养模式、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这些标准已先后由广西技术质量监督局颁布实施,为推动渔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积极推进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
对老旧低产池塘实施标准化改造是推行标准化水产养殖的前提、基础和有效途径。为提高养殖基础设施水平,2009年广西制定了《广西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规划》,目标任务为每年示范改造5万亩,到2015年完成30万亩标准化池塘示范改造任务,通过项目实施,整体带动全区100多万亩老化池塘改造。2010年,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先后印发了《广西池塘改造标准要求》(桂渔牧发[2010]58号)和《2010年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方案》(桂渔牧发[2010]64号)两份文件,要求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原则对我区老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对池塘配套建设消毒沉淀池或循环过滤池等减排、清洁生产设施作了硬性要求。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19个池塘标准化改造试点项目,改造养殖池塘面积4300亩以上,示范带动池塘标准化改造5万多亩。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广西水产养殖设施基础薄弱、落后面貌,为推进标准化养殖开创了良好局面。在“十二五”规划中,广西争取建立池塘标准化改造财政专项,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作用,继续加大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夯实标准化水产养殖基础。
三、积极倡导水产健康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是农业部大力推行的高标准水产养殖模式。2006年以来,广西按照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方案》要求,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观念;二是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快推进养殖权制度;三是养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池塘标准化改造;四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水产良种的覆盖率;五是加强防疫、检疫和养殖环境监测。从而推动水产健康养殖扎实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广西先后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66处,认证无公害产品252个,为水产健康养殖打下了良好基础。从2006年至今,广西先后申报创建五批共174个省级或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影响带动范围覆盖全区14个地市。目前,全区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荣誉称号的单位有66家,目前挂牌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1家。水产健康养殖辐射面积规模池塘达10多万亩、网箱面积1.88万平方米,预计养殖产量超10万吨。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良好,2008年至今,全区每年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5%~100%。通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养殖基础条件、硬件设施极大改善,生产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养殖技术水平及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标准化水产养殖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据渔业统计报表,2010年渔业总产值257.76万元,增加值153.00亿元。渔业人口按958825人计算,渔民人均收入达1.596万元。预测2011年渔业经济总量按4%增长,全区渔业生产总值约268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66万元。
另据行业部门对全区七大主要养殖品种渔民收入摸底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广西对虾、罗非鱼、四大家鱼、大蚝、文蛤、海水鱼类、龟鳖七大养殖品种产量合计157.47万吨,产值合计215.04亿元,纯收入114.09亿元,户均收入6.39万元,渔民人均收入2.13万元。其中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有对虾、罗非鱼、龟鳖等养殖。推广标准化养殖后,预测2011年,对虾养殖平均亩产从原来650kg提高到800kg,增产20%以上,农民户均纯收入12.15万元;按每户3人计算(下同),人均纯收入4.05万元,人均增收6750元。罗非鱼养殖平均亩产从原来1000kg提高到1500kg,增产50%以上,农民户均纯收入4.82万元,人均纯收入1.61万元,人均增收5300元。龟鳖类属高档高值产品,市场售价高,养殖成本主要来自苗种和饲料,养殖利润率达65%。标准化养殖可减少饲料消耗、降低病害风险,从而降低养殖成本,预测2011年全区龟鳖类产品1.9万吨,产值达62.6亿元,户均纯收入8.6万元,人均纯收入2.87万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