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世人称羡湖北淡水产品量多之时,也为其没有摘取全国淡水渔业总产值桂冠而感到遗憾。
5月31日至6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我省时,对“湖北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给予充分肯定,勉励“湖北要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强省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要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为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要求,湖北水产要抓好“一鱼一虾一蟹”品牌创建,进一步提高湖北水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湖北水产界倍感责任重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全省水产发展方式,投入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
不与粮争地 不与人争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决“千湖之省”吃鱼难的困惑,我省推进湖泊水库大水面开发和稻田开挖鱼池,使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增加,淡水产品产量迅速飚升。
近年间,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不断推进,单纯依靠在稻田挖鱼池、增大养殖水面,扩大水产总量的老办法已经行不通。湖北转变水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省农业厅副厅长、水产局局长王兆民告诉记者:湖泊水库高密度养殖、毁田挖池的老路不能再走,要把着力点放在精养鱼池的改造升级上,还江河湖库生态效益,切实解决水产养殖结构不优、附加值低的问题,提高精养鱼池单位产量和效益。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湖北水产业明确提出,“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鱼池升级、精深加工、品牌整合”之路,努力实现湖北水产由大到强的跨越。
经过艰苦努力,三峡水库湖北水域拆除了所有的养殖网箱,洪湖、梁子湖等大型重点湖泊和水库共拆除围网33万亩,网箱6000口。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库区的网箱拆减正在进行中,计划由现存的2万口调减至合理范围。
从今年起,全省不再挤占耕地扩挖鱼塘,而把增产增效的重点放在全省500万亩精养鱼池的改造升级上。“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安排2亿元每年4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5年完成200万亩鱼池改造,逐步解决全省精养鱼池年久失修、淤塞老化、综合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的问题。改造后的鱼池水深由不足1.5米到2.5米深,容量增加40%。在政府的引导下,近1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鱼池改造,全省目前改造精养鱼池已达32万亩,今年有望超过40万亩。据测算,仅此一项全省渔业年产值新增100亿元以上,渔民人均增收2000元。
依靠科技 提质增效
今年4月,省长王国生考察仙桃水产时,提出要着力打造环保、生态、高效的现代水产科技示范园,提高水产发展的科技含量。
追求渔业内涵发展,湖北力推水产从依靠消耗资源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省水产局先后和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强原良种的选育培育,大力推广种青养鱼、虾稻连作、网箱养鳝、“18221”(1亩鱼池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积极推广鱼池纳米管微孔增氧、湿地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等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渔业科技贡献率由47%上升到53%,全省水产有望迈向千亿级高效生态产业。
依托中央财政现代水产建设项目,洪湖市小港镇3万亩标准化基地,从以前单一养蟹转变为蟹、鱼、虾套养,单位产值增效明显。小港镇养殖大队书记谢战模介绍,引导渔民进行仿生态养殖,在池中植草投螺,植草不仅能改良水质,营造虾蟹生存环境,还可供虾蟹栖息和补充青饲料;投放适量螺蛳可以清除池底残饵,补充动物性饲料;套养鳜鱼可以吃掉中小野杂鱼类;套养适量花白鲢可降低池水肥度。套养后,今年鱼池亩产河蟹70公斤,龙虾100公斤以上,鳜鱼、黄颡鱼、花白鲢等鱼类100公斤,渔民亩均综合效益将突破8000元。
科技推动养殖结构大步调整,全省水产从以前主养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向小龙虾、河蟹、黄鳝、鳜鱼、黄颡鱼等名特产品转变。
现在,仙桃97万亩水产面积中黄鳝养殖达12万亩,武汉江夏生态养蟹面积近40万亩,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18万亩,石首、公安、武穴等地规模养殖鳜鱼产量超过2万吨。目前,名特优水产品在我省已经唱起主角,其中小龙虾、黄鳝产量分别占到全国51%、42%,年新增产值逾20亿元。
精深加工 重点突破
进入8月,我省最大淡水产品加工企业之一的洪湖德炎水产公司,在武汉三镇新开一批水产加工品直销门店,受到大批工作节奏快、消费崇时尚的年轻消费者欢迎。“公司一边将淡水加工品出口国外,一边用健康、休闲、时尚的淡水加工品,占领国内市场。”公司董事长卢德炎信心满满。
德炎水产公司的新举动,是我省水产养殖加工并举的一个生动缩影。
王兆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山东省考察水产品加工业得知,山东水产三分之一加工出口国外,三分之一加工销往省外,三分之一省内消费。而湖北年产353万吨淡水产品,加工量仅67万吨,出口不到4万吨。他说,满足于卖鲜鱼的粗放式、低层次路子不能再走了。
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的“四个一批”发展战略引领下,全省水产展开了“精深加工、重点突破”的历史性进军。洪湖德炎、潜江华山、潜江莱克、武汉高龙、浠水神鹭等220多家加工企业成为水产产业化的领跑者。
潜江华山水产去年加工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今年势头不减。董事长漆雕良仁说,公司正在用小龙虾废弃物中提取的甲壳素制成保健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急需。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正在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引起国际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未来市场年销售规模可达200亿元。
华山水产紧跟消费趋势,在已有的甲壳素一期项目基础上,再投资4.5亿元建设二期工程,年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能提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11种高新技术产品及氨糖片剂等5种下游产品,公司将年增收20亿元,新增岗位1500个,带动农户全力经营好10多万亩虾稻连作。
“三艘航母”昂然起航
在市场调查中,湖北水产业发现,产自荆楚的河蟹等诸多优质资源,被其他省份贴牌销售,为他人作嫁衣裳。痛定思痛,创建品牌,成为湖北水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
去年以来,省水产局网络全省骨干龙头企业、核心基地、养殖大户和有关科研院所,组建小龙虾产业协会、河蟹产业协会和渔业协会,创建了“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三大全省水产共享品牌,组建湖北水产的“三艘航母”。今年4月,“三艘航母”牵手51家企业进军省内外知名超市、星级酒店等消费终端,并签下10亿元销售大单。
洪湖市水产局副局长颜昌盛说,以前洪湖渔民卖优质鱼是一船一船地卖,现在打上“洪湖渔家”牌子,卖鱼是一条一条地卖,洪湖鱼的价值提升很快。
据统计,去年“楚江红”小龙虾占全国总产量的51%,出口创汇1.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份额的50.6%;“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已打入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并首次出口香港500吨;“洪湖渔家”生态鱼十大主导品种之一的黄鳝产量占全国的42%,在上海等地具有定价话语权。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会上,湖北三大品牌均荣获金奖,现场销售及签单4亿元。
目前,湖北水产界正在周密筹备“湖北名优水产品香港推介活动”,将在金秋十月,把“三艘航母”开进香港,进一步放大湖北名优水产品品牌效应,推动全省水产质效提升,构筑湖北水产新一轮发展的“加速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