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甘肃陇南山涧溪流中大鲵轻轻游弋,甘南高原湖泊里石花鱼跳跃溅水,兰州黄河湿地兰州鲶重现水中。我省加大水生动物保护,突破人工驯养繁殖水生野生动物技术难关,近五年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苗4835万尾,加快了水生动物资源的繁衍生息。
我省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等水生动物资源丰富,拥有鱼类73属106种,两栖类12属24种,水生爬行类2种。其中,秦岭细鳞鲑、大鲵、细痣疣螈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河鲤、厚唇重唇鱼、中华鳖、裸鲤等26种土著鱼类经济价值较高,在国内独具典型性。但许多水生资源濒危甚至灭绝。为此,我省先后建成了文县白龙江大鲵、漳县秦岭细鳞鲑、黄河玛曲青藏高原土著鱼等2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水生资源保护区,开展科研、救护、繁衍活动。
为了增殖放流水生动物,我省在水生资源保护区率先探索人工驯养繁殖水生野生动物,恢复水生野生动物的新路子。康县水产站从2003年至2009年连续6年取得稳定的大鲵孵化技术,孵化率达到80.3%,成果率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有效保护了国家濒危物种,弥补了甘肃空白。省水产研究所于去年在国内首次成功人工培育极边扁咽齿鱼,人工繁殖2万多尾幼鱼。同时,文县已成功人工繁殖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子一代,天水、定西建立了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点,黄河玛曲段人工驯养繁殖黄河裸裂尻也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