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记者最近从大连海参商会了解到,被誉为大连城市名片、这几年发展迅猛的大连海参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加强扶持和科学管理,调整发展战略,“大连海参”将失去其固有的原产地优势。
对看起来兴旺不衰的大连海参业形势做出如此判断,是由大连海参商会最近召开的一次形势分析会上获得的最新认识。由大连市主要海参企业组成的大连海参商会常务理事们认为,大连这几年海参产业迅猛发展,年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占到了全国海参业半壁江山,其重要一点就是占据了区域地理优势。“大连海参”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又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大量社会资金的涌入,管理服务滞后,产业链上潜伏着产品安全隐患。同时,传统上南方不适合养殖海参的地方,随着科技进步,已经大面积推广了海参养殖。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不出几年,其海参产量将在全国举足轻重。大连原产地海参市场将受到严重挤压。
面对新形势下的种种压力和挑战,大连海参业的主流品牌企业经过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他们更加坚信团结和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在产业发展的新结点上,即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束手无策。而应该团结一心,抱团发展,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大连海参商会会长、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董事长吴厚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带领海参商会会员从三个方面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一是要从自身做起,高举“诚信经商”大旗。诚信是金,诚信是立命之本。大连海参品牌企业的每个产品都要以对消费者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突出大连原产地与其他产地的区隔;突出野生与养殖的区隔;突出底播增殖与虾圈养殖的区隔。不糊弄不马虎,做透明的原产地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主动保护大连海参品牌,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经营者的特质和精神。二是紧紧依靠政府领导,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监管。对海参产业链条存在的安全漏洞和不完善环节,要积极提出建议,吁请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各企业自身要建立相关的堵塞漏洞制度和办法,加大检测资金的投入,不合格原料坚决不采购不进货。还要配合和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测和监管,并把产品监管检测视为一种常态。三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海参生产区域扩大,产量增加,品牌林立,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要正确分析市场形势,强化自己,明确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尽量克服同质化现象。生产经营、质量管理都要形成制度。从质量、品质、服务等各个方面赢得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吴厚刚会长同时呼吁全社会都要支持海参产业发展。学习外地抱团发展的经验,不搞“窝里斗”,行业内部要加强团结。新闻舆论也应该从尊重法律法规、尊重科学的角度加以正确引导。从大连城市整体形象出发,从保护海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多做有益的工作。他透露,最近辽宁省“食安委”下发了通知,征集全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计划的项目申报,海参商会已经正式上报了立项申请。争取把没有国家强制标准的海参产品立项做出地方强制标准,这将对海参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