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人工鱼礁附近海域,中国渔政33021船和从西码头出发运送鱼苗的船会合到一起。在阳光和海浪的见证下,50万尾黑鲷鱼苗被投入大海,欢快地随着波浪嬉戏远去……
与政府部门出资实施的增殖放流活动不同,此次放流活动是民间自发的,放流的鱼苗由岱山当地群众和南峰村、东海村两个渔业村捐资20万元购买来的。活动组织者之一陈女士说,这是为了保护好渔业资源,让渔民们能“有鱼抲”。
去年,陈女士等人就发起过一次捐资放流活动,筹集16万元购买了40万尾鱼苗投放大海。“听说今年还要搞放流活动,很多人都来捐款。”陈女士说,多的捐出了2000元,少的几十、一百元,有姓名登记在册的捐款者达70多人,还有不少捐款人不愿透露姓名。南峰村、东海村也分别捐献了1280元和2000元。
南峰村和东海村,是岱山有名的渔业村。南峰渔民在大海上经历过辉煌:在全省率先采用大围网捕捞作业,一网下去产量能达3000—4000斤;船队扩大作业渔场拓展……但近年来,却尝到了渔业资源衰退的“苦头”。
“现在整个社区有近70条渔船,大多是近海作业的帆张网船、拖虾船等。 ”南峰社区主任林香娜说,渔船的效益大不如前,渔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性,为放流活动捐款,正是渔民们保护大海、回馈大海的一项举措。
民间的放流活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岱山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包坚敏的牵线下,50万尾黑鲷鱼苗从福建装车运到舟山,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也专门派出了渔政船。“渔民对保护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的意识,正在日益提高并付诸行动。”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1993年,舟山13位著名带头船老大发出加强幼带鱼保护的倡议,促成了伏季休渔制度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早在1982年,舟山海区就开展了首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并从2004年起大规模实施。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436万元,共放流梭子蟹、黑鲷、大黄鱼等十余个品种,合计3.9亿余尾(只、粒、头)苗种。
今年4月,岱山渔民一次出海就捕获了30多条野生大黄鱼。“根据计划,今年我市将放流15个品种1.56亿余尾(只、粒、头)苗种。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渔民们会捕捞到越来越多的野生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正宗舟山海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