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地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质变差引发的白点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亿元之巨。“按照传统的网箱养殖方式,养殖户要增收,就要多投放鱼苗。鱼苗多,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就容易爆发鱼病。”水产专家、原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陈家鑫说。随着连江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罗源湾和大官坂养殖区逐步向临港工业区转变,传统网箱密集养殖的方式更难以为继。
去年,连江县引导养殖区外迁,在江湾海区先期建成8组96米挡浪坝,鼓励渔民外移试养,部分养殖户开始外迁。
新加坡欧圣集团就是响应者之一。在苔箓镇后湾村外海海域,该集团的外海抗风浪塑胶渔排鲍鱼别墅养殖基地里,1250口塑胶渔排如列兵般整齐排列,养殖区海域干干净净,看不到传统木制渔排的脏乱差景象。“外海养殖的鲍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提高了30%,人工成本节省了90%。” 基地负责人吴永寿说,这些鲍鱼能卖到每公斤250—440元的高价。
外海养殖为探索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机遇。在黄岐半岛北部海域,百洋公司建设4000亩碳汇渔业养殖基地。该基地以若干组大型金属网箱发展鲍鱼、海参和高档珍贵鱼种养殖,并利用周边海域发展海带和江漓菜等藻类养殖。海带与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的二氧化碳,可改善水质,又作为鱼类饵料,提升鲍鱼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最环保的水产养殖方式。
“作为全国渔业大县,连江县将继续探索海洋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以规模化、工业化、精品高产来代替低效、落后的传统养殖,从内湾向外海拓展养殖空间,谋求速度和质量双赢。”连江县县委副书记陈彪说。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