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十二五”广西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意见

发布时间:2011/7/11 9:29:21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吴佩佩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 为加快全区农民增收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就“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实施农户“万元增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

  (2011年7月3日)

  为加快全区农民增收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就“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重大意义

  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十一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三农”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加快。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区农民收入仍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要缩小与全国差距,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既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要充分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促进农村财富快速积累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立特色高效产业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创新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充分挖掘农民在种养、加工、流通、储运、就业、服务等重要生产环节中的增收潜力,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努力推动农民增收有新突破、农业经济有新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强化产业基础,科学规划布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围绕增收总体目标,分年度分区域制定增收方案,逐步推进实施。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在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注重政策扶持,着力解决发展瓶颈。广泛宣传动员,调动和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增强素质,勤劳致富。

  ——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壮大流通主体,全力开拓市场。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实现增收。

  ——示范引导,科学推进。注重培育示范典型,实现重点突破,引导和带动面上加快实施。树立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科学理念,切实把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确保农民可持续增收。

  (三)总体目标

  从2011年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在全区大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到2015年,全区农村具有完全劳动能力的家庭农户平均户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1万元以上,其中45%以上农户平均户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2万元以上;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50元,力争达8000元,排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列,为2020年赶超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夯实基础。

  ——打造千万亩“万元片区”。在农林水产畜牧业单位生产面积上(含耕地、园地、草地、林地、水面),每年建设亩均产值超万元的“万元片区”200万亩,其中要高标准规划和推进建设“吨粮万元田”,即亩产粮食1吨/年、产值1万元/年以上的田(地)。5年共实施“万元片区”1000万亩以上。

  ——建设千个“万元村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努力实现全村屯人均年纯收入1万元以上。每年实施200个村屯,5年累计打造1000个“万元增收特色村屯”。

  ——培育万名“示范农户”。大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就业创业,全区5年内培育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致富示范农户10000户,其中每个县(市、区)培育100个以上示范农户。

  三、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主要工作

  (一)巩固提升种养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重点是围绕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实施,大力发展优质粮、糖蔗、桑蚕、水果、蔬菜、木薯、中药材等优势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生猪、优质鸡、奶水牛、草食动物、罗非鱼、对虾、龟、鳖等优势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速丰林、油茶、花卉等林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林-药、林-菜、林-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经济。力争经过5年努力,累计增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20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5年累计发展各种亩产值超万元以上的种植产业增收模式500万亩以上,总产值达600亿元以上。其中,全区粮食总产量达1500万吨,粮农人均累计增收约40元;糖料蔗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蔗农人均累计增收约550元;蚕茧产量增加到30万吨,蚕农人均累计增收约3000元;水果产量增加到1200万吨,果农人均累计增收约300元;蔬菜发展到1800万亩,菜农人均累计增收约200元;木薯发展到500万亩,薯农人均累计增收约150元;中药材发展到130万亩,药农人均累计增收约600元。

  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大力发展池塘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经济,鼓励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5年累计发展各种亩产值万元以上的水产养殖增收模式70万亩,年产值20万元以上的龟、鳖规模养殖4万户,总产值达180亿元。其中,全区罗非鱼养殖(主养)发展到25万亩,产量增加到30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对虾养殖发展到25万亩,产量增加到25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万元;贝类养殖发展到20万亩,产量增加到34万吨,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龟、鳖规模养殖产值达80亿元,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万元。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农户养殖年产值超万元为目标,扶持培育规模养殖小区、专业村和养殖大户。经过5年努力,全区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万户,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4.5万元;年出栏优质鸡5000只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万户,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3万元以上;年饲养奶水牛50头以上的农户发展到500户,辐射带动2000户,规模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8万元。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到2015年,全区参与林业经济开发农户达500万户以上,户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其中,速丰林发展到4000万亩,辐射带动种植户发展到60万户,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元;油茶林发展到9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650元;花卉发展到8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5000元;林下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万亩,种植户人均累计增收约9000元;林下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养殖户人均累计增收约1万元。

  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挖掘和扶持发展其他高效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收入。加强职业培训,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后5年,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00万人以上。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大力帮助农村新生劳动力到技工学校免费接受两年以上中级工培训,扶持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5年内,全区每年培训农民100万人以上,取得各种技术技能培训证书的农村劳动力累计达50万人次以上。

  搞好就业指导服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劳务经济发展空间,科学布局劳务输出走向,大力开展区域劳务合作,着力加强与劳务需求量较大地区的联系,特别是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有效的劳务对接协作机制,把我区劳务经济紧密地融入区域劳动力大市场。积极建立培训、就业和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利益。

  鼓励外出就业农民回乡创业。发挥外出务工人员技术、资金、信息优势,大力扶持其回乡创业,特别是鼓励和帮扶有一定技术和管理能力、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不断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和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消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以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着力推进农业“接二(产)连三(产)”,拓展农业功能,提升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农民从业人员年纯收入超万元为目标,大力引进和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能人,鼓励和提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生产模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特别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要载体,大力推动农业和第二产业对接,延长一产链条,促进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在二产中的工资性收入。到2015年,全区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到350万户以上,农户年均增收超1万元。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各地要进一步引导扩大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大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摊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为农民在农村二、三产业领域自谋职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同时,要拓宽思路,统筹规划和安排,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和商贸名镇,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使小城镇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和依托,成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村市场扩展的聚集点,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一产与三产对接,充分发挥农业和森林生态资源优势,拓宽农业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森林旅游和乡村旅游,科学开发不同层次的观光休闲、生态农业、森林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和旅游名镇名村,增加农民在第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到2015年,全区休闲农业园发展到500个,农家乐旅游点发展到1300个,累计带动旅游点农户年人均增收超1万元。

  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探索完善各项补贴和扶持政策的有效机制,增加公共财政投入。认真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增加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各级财政要通过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整合相关涉农专项资金,并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奖补机制,重点加大对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金融、信贷、企业和社会等多方投入。抓住中央实施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投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二)改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稳定和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发挥为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总量,确保小额信贷投放每年都有较大增长。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推进农村担保基金业发展。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继续推进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入期货市场交易。

  (三)加强科技支撑。突出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特别是抓好种养特色农产品品种繁育,着力解决高效益特色产业良种问题。大力示范推广粮食作物“三免”技术、农作物“三避”技术、绿色植保、生态高效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健康及标准化规模养殖、林木丰产种植等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创新推广间套种、立体养殖、轮养等科学种养技术,增加单位面积效益,实现叠加增收。加强对农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应用,努力实现农业资源效益最大化。大力抓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重点抓好技术、技能、开发、经营、管理等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使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推进扶贫开发。围绕到2020年绝对贫困基本消除的总体目标,继续开展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水、电、路、田等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整合资金,加快兴边富民行动步伐。继续把异地安置作为破解大石山区贫困的有效方式抓好抓实,重点抓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扶贫培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加大信贷扶贫力度,继续扩大扶贫到户贷款的覆盖面,让更多贫困农户获得信贷扶贫支持。

  (五)建设示范基地。调结构优布局,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建设特色高效产业示范基地,提高规模和效益竞争力。大力实施超级稻、间套种、秋冬种“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推进优质粮和秋冬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狠抓标准化生产示范,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产品“三品”发展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大力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抓好“猪+沼+果+灯+鱼”等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和小水体、小面积、小空间“三小”生态高效增值项目建设,推广健康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品牌。大力抓好速丰林、油茶、花卉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使“一村一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六)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投入,着力抓好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养殖池塘等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保护保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提升农林牧渔业机械化生产和加工水平;大力扶持冷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降低市场风险、提升效益、增加投入提供强力支撑;大力实施中低产池塘改造和越冬保种工程,提升水产养殖能力。切实抓好农业抗灾防灾减灾防控体系建设,突出重点抓好干旱、洪涝、寒害、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应急处理及灾后恢复生产;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控、综合防治和农产品检验检疫,加快边境地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阻截带建设,严防境外流入和区内传播;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网点建设,提高监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严控重大疫病大面积发生。

  (七)完善市场流通。重点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关键环节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升级,加大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强农产品保鲜、贮藏、配送、运输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产销直销、连销经营、产品配送等现代销售方式。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培育农村流通主体,规范各类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各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推进“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加快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提升助农增收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农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积极推进改革。加大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以及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着眼于高效集约发展,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水利滩涂养殖使用权制度改革等。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和生产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民间经纪人队伍,开展农产品产销全程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着力增强乡(镇)政府在农民增收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挥农垦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经营性和公益性分离的原则,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经济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战略机遇,利用好内部外部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干部配备上体现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及时研究解决促农增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及时成立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领导机构,制定方案,明确分工,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明确责任,共同推动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顺利实施。农业部门要抓好种植业增收规划实施;水产畜牧部门要抓好养殖业增收规划实施;林业部门要侧重抓好林业产业规划实施;水利部门要抓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就业;扶贫部门要牵头抓好扶贫开发;财政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扶持;发展改革、商务、旅游、供销、金融、保险等部门要围绕农民增收大局,在农产品市场流通、贸易、销售、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要认真制定方案,全力推进实施。

  (三)结合实际,抓好科学规划。以产业发展和劳务服务为重点,以农户为单元,建立健全科学规划体系。各地要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参与式规划,增强规划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要充分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农业生产实际和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分产业、分区域制定具体项目方案。

  (四)以点带面,抓好示范带动。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则,大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示范建设。每个市、县(市、区)均要建设相应的万元示范片区、万元示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示范建设要突出特色,效益显著,带动有力,宣传到位,并加强规范管理,实行统一组织验收。

  (五)完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实施情况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强化督促检查,实行年度绩效量化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考核考评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机制,对推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成绩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的市、县(市、区)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在全区排倒数第一的市和在所属各市排倒数第一的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 
编辑:吴佩佩 访问人次:2583 关键字:广西,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