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渔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高效、生态、安全理念,加快养殖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以工厂化养殖、池塘改造养参为代表的高效渔业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规模达到43万立方水体,养殖品种由单一的鱼类养殖发展到鱼、参、虾并举。改造高标准池塘养参3.6万亩,并形成了多处千亩以上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
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有关规定,通过开展渔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制度、加强执法联动、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渔业品牌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到99.3%,全市水产品质量综合合格率位居全国22个大中城市前列。
水产品加工出口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巩固传统产品加工优势,强化管理,降低成本,不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亚洲、中东、非洲等国际市场,初步建立起了“欧、美、亚、非”并举的市场格局。目前,全市水产加工品已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品出口创汇规模得到稳步增加。
渔业资源修复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要求,对青岛近海适宜放流区域、放流品种进行了论证,科学开展放流工作。2011年,安排专项资金1600多万元,计划放流水产苗种7亿单位。同时,认真落实青岛市人大“7号议案”,全力推进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先后启动建设了大公岛海域鱼礁区、王哥庄海域鱼礁区等5处鱼礁区,共完成投资1.2亿元,投放石块等礁体30多万空方。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为渔民办好事、办实事入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为40马力以上渔船配备了单边带电台和气胀式救生筏,为符合条件的渔船安装了AIS避碰系统。实施了渔业安全协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全力推进了渔业互保工作,目前全市渔民入保率达90%,人均投保额度达到19万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