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自去冬以来,湖北省孝感市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由于绝大部分养殖水面同时承担着水产养殖和农业抗旱的双重功能,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业抗旱水源需求的加大,渔业生产经受了自身抗灾和服从农业抗灾的双重考验。
面对严重旱情,市县两级水产部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顾全大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趋利避害,为灾后复产打好基础。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现代渔业项目的机遇和省水产局对鱼池改造的奖励政策,对抗旱水源不足甚至无水可抗的重灾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大搞种青养殖和鱼池改造,做到水干种草、水满养鱼和旱季改造,雨季丰收。利用旱季全市将种青面积扩大到28万亩,同时掀起精养鱼池标准化改造高潮,将8.4万亩20多年淤塞的鱼塘改造为标准化精养鱼池。大规模的鱼池改造和种青养殖,为灾后复产甚至灾后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突出重点,千方百计确保鱼苗鱼种。一是调剂水源保繁育,尽量保证苗种繁育用水,使养殖急需苗种的繁育少受影响;二是转塘并塘保安全,对干涸的池塘迅速将亲鱼和鱼种转移到有水池塘,对水位较浅的池塘合池并塘,保证亲鱼和鱼种存活;三是抢抓时机多繁苗,在有水时,迅速开展苗种繁育工作,为灾后补投苗种、恢复渔业生产做好准备。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抗灾。通过印发资料、发送手机短信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帮助渔民掌握抗旱生产自救技术要点,科学应对灾情。对水源充足的池塘,加强日常管理,勤巡池、多投喂、及时调节水质,保证成鱼正常生长;对水源不足的池塘,是适当减少投饵量,适时采取循环换水、化学调水和生物调水相结合,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水位下降、水质恶化造成缺氧泛塘;对严重缺水的池塘,加大种青力度,改种水生蔬菜等水生植物,弥补灾害损失;对完全干枯的池塘,抓紧当前有利时机,适时实施池塘改造,抓紧清淤护坡,配套渔业基础设施,为有水时恢复渔业生产和下一周期的生产创造条件。
服从大局,坚持渔业抗灾和支持农业抗灾两手抓。按照省水产局“不与人畜争水、不与粮食争水”的要求,在抓好渔业抗旱救灾的同时,引导养殖基地、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尊重乡规民约,服从抗旱大局,发扬龙江精神,全力支持农业抗灾。全市没有发生鱼粮争水的严重纠纷,在很多地方还出现河水灌塘、塘水浇秧的和谐场面,广大渔农为支持农业抗灾默默地作出了重大牺牲。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