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从家门口抓小鱼小虾,到海产品精深加工、跨洋出口,外向型渔业蓬勃发展;从过去单纯供渔船停靠的小渔港,发展成集码头、鱼货交易、储存、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渔业生产发展基地;从两岸渔业往来隔绝,到闽台渔业合作成为闽台农业合作的主力军;从渔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现在成为支柱产业……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漳州海洋渔业经济走出了快速发展之路。
解放初期,漳州渔民用简单的捞网、络子等工具在沿海浅滩捕捞小鱼、小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漳州市办起8个渔民高级社,拥有3000多艘非机动捕捞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的风帆船逐步被淘汰,至1978年,漳州市改型后的机帆化渔船发展到500余艘,渔业产量达6万余吨。至2010年,全市钢质渔船总数达1550艘,大多数渔船都配备了卫星导航设备、先进的探鱼设备,为科学安全捕捞提供保障。2010年,漳州市海洋捕捞业实现产值35.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全市水产品加工量57.9万吨,加工产值105亿元,水产品出口值已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形成了集海产品加工、交易、冷藏、出口等于一体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小木船更换为钢质船
海洋捕捞是漳州传统产业,一直以来,漳州市渔民大多使用木质渔船在近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但由于传统的木质渔船吨位小、续航时间短、抗风能力差,致使生产效益逐年降低,海难事故频繁发生。
于是,漳州市不断鼓励扶持渔民更新改造老、旧、小渔船,加快发展大马力钢质渔船,至2010年,钢质渔船占全市捕捞渔船的比重比2008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已占全市60马力以上中型渔船总数的61%,占全市捕捞渔船总马力的62%。据统计,一条300马力的钢质渔船每年可创产值约200万元,比转型前的木质渔船效益提升近50%。小木船换上大钢船后,漳州市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了10%。
由于钢质渔船吨位大、稳性好、抗风能力强,船上还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救生、灭火等安全设备,促使海上生产的安全性能明显改善。近年来,漳州市海上安全生产形势好转,事故发生数、死亡失踪人数以及经济损失等相关指标逐年下降。
旧渔港蜕变成新基地
漳州辖区内有龙海、漳浦、云霄、东山和诏安等5县(市)临海,毗邻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43个,沿岸有厦门港、九龙江口湾、佛昙湾、旧镇湾、浮头湾、东山湾、诏安湾、宫口湾等众多优良自然港湾。但过去几十年来,这些港湾只是单纯供渔船停靠,航道窄小、港池淤浅、往往“有港无码头”、“有鱼无市”。
上世纪末,特别是近年来,漳州市加大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扶持,共投建渔港40个,其中国家级中心渔港1个,一级渔港5个,二级渔港14个,三级渔港20个,总投资达3.45亿元。渔港的整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港池航道畅通,码头装卸方便,避风条件良好,陆域后勤服务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渔港项目的实施成为漳州市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启动点和渔区二、三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平台。如东山县通过投建大澳中心渔港、澳角一级渔港、宫前二级渔港,带动了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促进了水产品的加工业、渔业后勤服务业发展,2010年,该县水产品加工实现产值77亿元。
“赶小海”升级为大养殖
“挎上小篮赶小海,摇着小船捕鱼虾”是昔日渔民的生活写照。这种劳作方式,不但经济效益低下,而且生产作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为改变这一现状,漳州市积极引导开发浅海深水区发展网箱养殖和底播养殖,开发荒滩荒地建设陆上工厂化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推广、使用冬春季温棚养殖、陆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高位池集约化养殖以及底播增殖等新技术。鲍鱼、巴非蛤、花蛤、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养殖效益高的名优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成为海洋与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发展,漳州市高优渔业亮点纷呈,石斑鱼、青蟹、牡蛎3个品种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为全国之最,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泥蚶等10个品种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为全省之最,高优品种养殖业年创产值约70亿元,占水产养殖业总产值的70%以上,有6个养殖单品的年产值超过5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2个。漳州市还建成了国家级“云霄巴非蛤标准化养殖示范区”5万亩、“漳浦县鲍鱼工厂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区”20万平方米、“龙海南美白对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万亩。目前,全市已推广“吉富”、“奥尼”等罗非鱼新品系养殖面积8万余亩,年创产值8.2亿;开展巴非蛤、杂色蛤等蛤类养殖,年产量13.4万吨,创产值10.9亿元,带动了漳浦丰盛、诏安海利、燕丰、东山新福等一批以养殖类加工出口为主的水产龙头企业快速转型发展,养殖产品的加工量已占加工总量的50%以上。
海产品变身为“外汇宝”
海魁集团是漳州市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之一,生产加工的鱼类、贝类等系列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欧盟,2010年产值达13.9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该企业的成功发展,是漳州市全力提高水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加工出口企业的结果。
近年来,漳州市发挥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以及对台渔业合作等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外向型渔业,推动水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全市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绿色食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水产品超过100种,有61家水产加工企业通过对欧盟出口注册认证,对美出口注册21家,对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87家,全市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383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1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7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
如今,出口创汇已成漳州市渔业发展的强劲动力。2010年,全市水产品出口21.5万吨,货值11.53亿美元,出口值占全国水产品出口的8.3%,占全省的43%,占全市外贸出口的22%,占全市农产品出口的53.5%。
台湾水产过岸来“当家”
漳州与台湾一水之隔,是台商最早投资大陆的地区之一,渔业在漳台合作中一马当先。1980年,全国第一家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三资企业——诏正水产有限公司就“鱼跃两岸”落户漳州市诏安县。继诏正水产之后,一批批台资企业陆续进驻漳州,从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三丰”公司,到鲍鱼养殖的“大鱼夫”公司,再到从事水产加工业的“东兴”、“安邦”公司等,这些台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诸多水产良种,也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设备和工艺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漳州市现代渔业的发展。
漳州市还先后从台湾引进草虾、南美白对虾、吴郭鱼、军曹鱼、石斑、菊花心江篱等40多种鱼、虾、贝、藻优良品种,其中南美白对虾、石斑等10多个品种经过试验、推广,已成为漳州市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质优价好、效益显著。截至目前,漳州市已有172家台资水产企业落户,总投资4.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4.1亿美元,其中“安邦水产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台资水产企业,总投资达2980万美元。
通过多年的努力,漳台渔业合作蓬勃发展并日益升温,漳州市总投资8亿元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已有48个台资外资水产品加工、物流等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3.5亿元的东海岸保税物流中心已竣工投产,成为ECFA签订之后,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水产品商业物流冷库群,并率全省之先在台湾设立办事处,与台湾企业签订产销协议1.2亿美元。此外,台湾水产养殖研究发展协会和台湾区食品冷冻工业同业公会在漳州设立“海西联络处”,与漳州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漳州市对台鲜活水产品“双向交流”日趋活跃,鲜活石斑鱼等海珍品直运已趋于常态化,2010年,东山口岸实现水产品对台贸易3.69万吨,货值3.35亿美元,分别比增72.8%和100.8%,位居全省首位。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又迈开了新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海洋渔业改革发展持续深化,促进漳州市现代渔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千帆竞发,“鱼”跃龙门。(陈瑞珠)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