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普通螃蟹只要喂上一种富含有机硒的玉米,就能让产量翻番,而且还可以增强螃蟹免疫力,减少死亡率,降低螃蟹体内重金属含量,并且对人体补硒、抗癌也大有益处,安徽将在5个螃蟹主产区全面推广这项新技术。今天上午,有机硒生物技术河蟹养殖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水产专家对这项新技术进行了技术论证。
安徽缺硒需要食补药补
从上午的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天然解毒剂特性,被称为“生命之火”、“心脏的守护神”,也是世卫组织认定的“抗癌之王”。然而,在我国有2/3的国土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区,其中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为严重缺硒区。
去年,在省政府参事室几位参事的建议下,我省启动“有硒高效农业”发展计划,被誉为“中国硒谷”的苏州硒谷科技也被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项目引进合肥。“在缺硒地区,天然食物中的硒,根本不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可通过食补和药补两种途径补硒。”来自苏州硒谷科技的副高级工程师程敬卿如今已经成为安徽省政府咨询机构对外合作交流协会副会长,据他介绍,硒元素不能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只有通过植物吸收利用或动物食用富硒食物后转化为硒蛋白,硒才能为人类所吸收利用,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是人类补硒的主要途径之一。
有机硒技术首次应用水产
“目前安徽的硒健康产业已经深入到种植业、畜牧业、食品业等领域,但在水产领域还很少应用,富有机硒营养蟹米在大闸蟹养殖上的成功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院长李季介绍。
中科大苏州研究院尹雪斌博士表示,通过在苏州以及阳澄湖等地的试点证明,此项目可帮助螃蟹增产25%,即使按最低增产20%计算,也可以让农民增收10亿元。而且通过这种技术养殖的大闸蟹体内积累高出普通大闸蟹一倍以上的动物性硒蛋白,按照每只大闸蟹100克可食,一只成熟富有机硒太湖蟹可提供超过50微克有机硒蛋白的补充,富硒效果明显。
螃蟹主产区试点新技术
今天上午的研讨会上,5个安徽蟹养殖代表区的相关负责人也来到了现场,这项有机硒生物技术将率先在这5个地区建立5000亩左右的示范基地。
此外,安徽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渔业资源丰富,湖库、池塘星罗棋布,是中国淡水水产品的主产省,省内淡水水面居全国第2位,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达300多万亩,产量达8万吨,河蟹产业经济总值达50亿元,河蟹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将来如果全面推广不仅会给蟹产业养殖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升级,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效益。”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姚自鸣介绍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