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规定6月1日黄海和渤海伏季休渔的开始,辽宁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展开,以实际行动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和修复近海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6月1日上午,省海洋与渔业厅在营口市鲅鱼圈渔港举行了辽宁省2011年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六市也将同步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全省计划增殖放流中国对虾22亿尾,比最高投苗量的1992年超出1亿多尾,再创历史新高。
黄海和渤海海域是我国多种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是全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区和传统的捕捞作业渔场。近年来,由于受长期过度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致使许多海洋经济种类衰退,物种的产卵、栖息场所外移甚至消失,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逐渐枯萎,部分海域甚至出现生态荒漠化趋势,严重制约着全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殖放流是通过人工方法直接向近海、滩涂等水域投放或移入水生生物的受精卵、幼体或成体,以增加水体生物资源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增殖放流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深受广大渔民的拥护和支持。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扎实推进辽宁海洋牧场建设,全省各级渔业部门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保护措施,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将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公益性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超过100亿尾(粒)。
中国对虾是我国北方特有的经济价值高的海珍品。辽宁省渔业部门自1985年开始实施中国对虾增殖放流以来,连续坚持26年从未间断,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回捕中国对虾3万多吨,综合投入产出比在1:15以上,与此相关的捕捞渔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10多万渔民受益。特别是去年,渤海辽东湾沿岸渔民欣喜地发现,已多年未成群出现的中国对虾又形成了虾汛,通过增殖放流,这个几乎濒临灭绝的珍贵虾种又开始恢复生机。
为确保今年中国对虾增殖放流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海洋与渔业厅会同各市渔业主管部门制定周密工作计划。坚持招标制度,订单采购苗种;实行严格检疫制度,入海前的虾苗全部进行检验检疫,杜绝放流不合格虾苗,保证苗种质量;严格执行验收制度,吸纳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现场验收公开透明,保证放流虾苗入海数量。
虾苗入海后,全省将全面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严厉查处和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加强资源保护,保证增殖放流取得预期效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