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石岛渔港某渔船上,船员们所卸的鱼中只有价格低廉的“沙里钻”,鲜见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
“除了‘沙里钻’,别的啥也没拉着。忙活了5天,也就是包住费用。”5月29日上午,正在石岛渔港指挥船员卸鱼的船主祝先生无奈地表示,自己原本想在休渔期到来前出海碰碰运气,没想到结果很让他失望。
由于近海资源减少,捕捞成本大幅提高,上半年,大部分渔船只得“趴港”,将全年收入的希望押在伏休开海后的一搏上。近海捕捞业“半年闲”现象越来越突出。6月1日,今年休渔正式开始。3个月的休渔期是近海捕捞业休养生息的时间,也是思考摆脱“半年闲”的时机。
资源减少
渔船“趴港”时间加长
祝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的船几乎没出过海,5天前出海也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情况如自己担心的一样糟,5天两对船才拉了约3.5万斤价格低廉的“沙里钻”,经济价值高的鱼几乎没看到影儿。“去年‘沙里钻’每斤还能卖到2元,今年因为需求少,每斤只有1.2元,出一趟海基本没什么赚头。上半年就这样了,希望休渔结束后情况能好些。”祝先生说。
当天,记者从石岛渔港调度室获悉,目前,近海捕捞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大马力渔船处于“趴港”状态,其中3月份“趴港”渔船一度高达八成以上,即便是谷雨过后,这一情况也没有太大改观。最近这段时间,约八成的渔船出海作业,试图在休渔期前碰碰运气,但从掌握的情况看,收获不尽如人意。
捕捞过度
恶果短期难以修复
人和镇院夼村的王先生从事渔业捕捞已有17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在刚刚实行伏季休渔那几年,每当休渔期结束后,渔船每次出海都满载而归。但最近几年,他明显感觉到渔业资源越来越差,尤其是春季,大量渔船为减少损失只能“趴港”,从而出现“半年闲”现象。“我个人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休渔期越长对恢复渔业资源越有利,但作为渔民,休渔期太长意味着没有生活来源,所以挺矛盾的。”王先生无奈地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海洋资源之所以匮乏得如此严重,主要是因为在上世纪实施休渔政策前,渔民缺乏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对鱼类采取过度捕捞,致使海洋资源恢复直到现在也缓不过劲来。尤其是随着捕捞技术和设备的日益先进,更加剧了这种现象,从而导致伏休效果“一年不如一年”。“如果没有伏季休渔政策的话,近海渔业资源早已被‘榨干’了。”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荣成相关部门采取人工造礁、放流等形式对近海渔业资源进行修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转产转业
谋求渔业长远发展
相比近海捕捞业面临的困境,远洋捕捞业显得比较乐观。人和镇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从2008年起便经营几艘远洋金枪鱼钓冷冻船,长期在中西太平洋等远洋海域作业,每年收入都非常可观。
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目前政策以及远洋作业情况,荣成捕捞业发展的重点正转向远洋捕捞。据统计,到4月底,全市共外派渔船54艘,完成远洋渔业产量7440吨,实现产值10885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
该负责人表示,自2002年以来,国家在严格控制近海捕捞作业船只数量的同时,把捕捞渔船渔民转产转业作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全力推进转产转业。截至目前,荣成累计拆解转产转业渔船816艘,减少功率39497千瓦。
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市海洋与渔业局还积极组织转产转业渔民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转产转业渔业劳动力4280人,积极引导他们向水产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及非渔产业转移。
“目前,我们正在制订培训计划,准备在伏休期间对渔民进行新一轮的转产培训。”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