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无锡太湖内湖整治十年告捷 净水养鱼遭遇尴尬

发布时间:2011/5/26 8:3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  无锡园管中心今日透露,太湖在无锡的内湖蠡湖“七一”前建成开放最后一个景点,宣告为期10年蠡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结,但曾在“蓝藻战”中功不可没的“净水渔业”却在下一步的水质护理“会诊”中遇到尴尬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无锡园管中心今日透露,太湖在无锡的内湖蠡湖“七一”前建成开放最后一个景点,宣告为期10年蠡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结,但曾在“蓝藻战”中功不可没的“净水渔业”却在下一步的水质护理“会诊”中遇到尴尬,有专家认为先前做法不利于水体净化,应予放弃。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筑塘养鱼,加上无序开发,被誉为无锡母亲湖的蠡湖成为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生态环境恶化。2002年以来,该市以清淤、截污、换水、沿湖绿化等6大“诊方”全面实施整治,相对封闭的蠡湖水质及周边环境改观日新月异。

      据无锡环保部门监测,目前蠡湖水质已从当初的劣V类基本稳定于Ⅲ—IV类,沿岸38公里贯通大量优美的免费景区公园,植物覆盖率达20%,成为国内水质最好的城市内湖和当地山水风貌的绝佳名片。

      2007年“水危机”后,包括无锡在内的沿太湖城市探索以放养鱼、贝等“食藻”动物净化水质,甚至用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但上月在该市召开的国际浅水湖泊大会上却传来异样声音,部分专家认为,目前蠡湖放养鱼类密度过大,俨然一个大鱼塘,影响水质改善,应多种沉水植物方是上策。

     无锡太湖办主任顾岗对此也表达了相似看法,他认为目前蠡湖水质浑浊,多由于鱼类活动所致,而沉水植物能固化淤泥,提高水体能见度,眼下蠡湖水质已经不利于其生长,显然鱼多了情况更糟。

     无锡园管中心办公室主任许江敏今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02年至09间,蠡湖从未捕过一条鱼,长大的鱼不但吸收营养能力下降,其排泄物也会导致二次污染。由于近几年投放鱼苗的种类少数量多,挤压原有的野生鱼类,也不利于生物链完善。

     数据显示,近两年蠡湖共捕捞鲢、鳙等鱼340多吨,估算消耗了水体中约100吨氮和20吨磷。因此无锡农委水产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宪中觉得,目前来看,“食藻鱼”对净化水质应该比种沉水植物更有成效,也会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是高效地减轻富营养化,还是美观地净水,当地多部门负责人也颇为苦恼。“但至少相对以往的寸草不生,蠡湖治水已取得相当成效,至于今后生态环境的提高还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无锡环保局监测站站长丁建清表示。

     据悉,目前蠡湖的平均能见度约80厘米,而当地太湖办有计划要将这一指标提高至1米,鉴于沉水植物区无法养鱼的矛盾,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蠡湖水质还未有定论,“最好是自然发展,不要人为干涉”,园管中心景区负责人杨小飞如是称。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2682 关键字:太湖,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综合新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