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养的第一批虹鳟鱼,腊月开始上市,到春节收入了30万。”化隆县甘都镇水车村养殖户厍存福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2008年4月,望着自家门前清澈的黄河水,水车村13户农民再也坐不住了。在老支书潘如成的带领下,这些种了一辈子庄稼的门外汉在村里人异样的眼光中大胆养起了鱼。
当年成立的水车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他们工作的核心,他们每户出资5万元,筹集65万进行养鱼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的13名社员各显神通:过秤、进料、记账等工作样样能行。从26岁的祁永奋到71岁的厍存福,他们把合作社经营得有条不紊。合作社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大家的利益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2009年10月,80个网箱建成下水,并投放了虹鳟鱼鱼苗。今年春节鱼价不错,一条鱼有三四块的利润,合作社每人分到2万元红利,拿厍存福的话说:“养鱼心里有底了。”
记者到库区采访时,老潘带领记者参观了他们的孵化室。说起亲鱼催情、人工授精等专业知识,老潘都了如指掌。时下正是合作社社员的备战期,经人工授精后的鱼卵在孵化缸内,通过水流从缸底涌动。为了保证孵化率,社员们住在孵化室里24小时轮流值班。在采访中,记者真切地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那种真诚、质朴、勇气和坚毅,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天空。
一帮外行人搞水产养殖,还搞得这么红红火火,引来了渔政部门的关注。去年,省渔业环境监测总站得知13户农民自发养鱼还养出了效益的消息后,主动上门,除了提供技术环节、苗种供应等方面的帮助,还协助他们和政府进行沟通,给他们提供产业及项目信息,联系销售渠道。
在我省,像水车村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不少农民实现从农民到渔民的角色转变,使渔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老潘的想法是,2011年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标准化网箱,引导农民正确发展网箱养殖,带动和培养一批网箱养殖专业户,带动更多的库区农民发家致富。
民泽:擎起高原渔业“龙头”
随着我省黄河干流龙羊峡至积石峡段10座大中型电站建设,形成70余万亩水面,可利用发展冷水渔业养殖的水面50余万亩,可供冷水鱼网箱养殖的面积约2500亩左右,按每亩网箱平均产20吨计,可生产5万吨优质冷水鱼,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而目前仅开发利用了可养殖面积的2%。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省政府和民间资本累计投入资金2470余万元,建设网箱750余只,养殖面积近50亩。沿黄网箱现有养殖企业5家,合作社5家,网箱养殖从业人员120余人,2010年虹鳟等冷水鱼养殖产量514吨,比2009年增加479吨,人均创产值10.2万元,每亩网箱收益16万元,为养殖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发电、养鱼、山水观光,万亩碧波是龙羊峡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拥有一级水体的龙羊峡已开始“流金淌银”,为当地百姓招财进宝。
网箱一次性投入较大,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为此,我省通过大企业带动的方式,引导龙羊峡渔民发展网箱养殖。2008年,我省引进浙江盾安公司属下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开展三倍体虹鳟、目笋白鲑、哲罗鱼、金鳟、湟鱼等网箱养殖。2010年公司新建网箱20亩,主要养殖三倍体虹鳟,同时进行白鲑类、湟鱼等土著鱼类的养殖试验,今年三倍体虹鳟等养殖规模达到300吨。
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吴济红介绍说,公司通过对龙羊峡库区渔业资源的整体经营,统一运作管理,主要进行高档野生冷水鱼三文鱼的养殖、加工、销售以及休闲渔业等延伸产业的投资。在经营期内项目整体拟投入两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生态冷水鱼综合产业基地。
政府扶持和大企业带动,使我省网箱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用龙羊峡渔民朱永琦的话说:“大企业手笔大,我们养鱼的信心就更足了。”
高原渔业:乘风破浪正当时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保护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开展养殖渔业新品种的引进和土著鱼类的开发研究,青海湖封湖育鱼取得显著成效,至2010年底全省网箱养殖面积发展到33463平方米。
专家指出,由于我省网箱养殖起步晚,群众普遍缺乏系统的养殖技术,网箱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加之技术服务体系滞后,苗种供给能力不足,如不及时加以引导规范,将会影响我省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以集约化网箱养殖和大水面增殖为切入点,不断彰显高原冷凉水体优势,打造“大美青海”特色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品质,努力构建产业化发展格局,扩大水产品产值在全省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是我省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阶段,我省渔业资源保护目标将继续实行天然湖泊零捕捞政策,鱼苗鱼种产业发展目标在2015年苗种繁育达到2900万尾(其中高白鲑苗种400万尾,青海湖裸鲤苗种2000万尾,鲑鳟鱼苗500万尾);水产品产量2015年达到9230吨;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年人工放流鱼种1000万尾以上,2015年资源量恢复到5万吨,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呈良性恢复态势;养殖面积2015年达到60万亩;渔业产值2015年达到0.8亿元。
以水为墨,以鱼为画,我省农业在湖上正谋求“嬗变”,成为农业增收的新亮点。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