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休闲渔业 > 水族资讯 > 正文

中国水族馆将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06/10/25 15:35:00  来源: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暨北京海洋馆第二届国际学术交流会(以下简称水族馆会)于2006年10月24日-10月2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是由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海洋馆主办。来自青岛、大连、香港、台湾等地的近70家水族馆行业企业和有关研究机构,及30余家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外水族行业机构与会。 
  本届会议主题是“促进水族馆的发展与水生濒危动物的保护”。会议口号是“关爱海洋动物,保护地球家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为会议亲笔题写了会议主题词,以示祝贺。 
  这次会议的召开,自然使人们想问:中国水族馆发展究竟怎样?有哪些亮点?是不是像前些年的野生动物园热一样,出现了过热现象?中国水族馆将走向何方? 
?  水族馆——海洋馆——极地馆 
  水族馆是集水生生物养殖、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博物场馆,包括现在的水族馆、海洋馆、海底世界、极地馆等,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纷纷兴建海洋馆、水族馆或者海洋极地馆。 
  中国的水族馆从1932年-1994年,62年中共诞生了13个水族馆,1995年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的开馆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流连忘返,也吸引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海洋馆的高度兴趣,短短的5、6年间,中国的海洋馆数量急剧猛增,从以往的水族馆过渡到海洋馆,1995年-2002年,诞生了25家海洋馆,而这些海洋馆的规模都是上亿元的投资。2002年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馆的建成开放,又把海洋馆延伸到极地的概念,从那以后的几年,各地的极地馆又开始发展,有如当年的隧道式海洋馆。 
  中国目前有多少家水族馆?北京亿华海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伟博士认为,从1932年青岛建成国内第一家水族馆到今天,全国共建成水族馆六十余家,水族馆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士莉在大会上做题为《中国水族馆的发展历程》的报告时说,准确的数字无法统计。“每年都会听说哪个城市建水族馆了,哪个城市在建第二家水族馆等等。” 
  王士莉认为,应该看到,与几年前相比,中国的海洋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展示形式,还是展示内容上都在不断的创新。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馆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每年的水族盛会给每个水族馆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  表面繁荣的背后:权威“剑指”五大问题 
  水族馆多了,是好?还是不好?王士莉认为,应该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水族馆多了,说明这个行业是个朝阳行业,可以吸引这么多的投资者来参与水族馆的建设,可以让更多的游人参观水族馆。 
  忧的是——当一座又一座大型的水族馆在每个城市生根开花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水族馆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有更多的能力去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呢? 
  王士莉坦言,纵观目前的海洋馆,表面看来非常繁荣,是每一个城市的旅游亮点,但透过繁荣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影响中国海洋馆事业的发展。 
  问题一:缺乏宏观控制导致重复建设。 
  目前,在一个城市中拥有2个以上海洋馆的已有北京、上海、大连、青岛。后面,陆续还会出现一些城市同时拥有2个海洋馆,很多投资商可以利用水族馆得到地产,从而发展旅游地产,这在近几年的海洋馆建设中已较普遍。然而,游客的数量是一定的,在一个城市同时拥有2个以上的水族馆必然导致客源的分流,为了解决客源的问题,同行之间产生价格的竞争,低票价导致正常运行的困扰。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宏观控制,合理制订旅游项目,减少这种资源型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 
  问题二:展示形式、展示内容没有差异。 
  日本是世界上水族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仅加入日本动物园水族馆协会的就有70多家,但日本水族馆都各具特色,基本上找不到相同版本的水族馆,每个水族馆都会注意发挥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水族馆在90年代后期都追求隧道式,追求隧道越长越好,2002年后又追求极地动物,千方百计找极地动物,导致了极地动物价格在中国的一路上扬,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发展。展示形式和展品的雷同降低了水族馆的重游率。 
  问题三:缺乏行业规范的评估。 
  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从企业运作中考虑水族馆的经营,在最初的项目论证中缺乏专业方面的论证,只对展示空间、展厅布置、投资规模、利润回报等进行专家论证,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展示内容的评审,忽视了对饲养生物环境条件的论证,从而导致了建成后的改造和生物的大量死亡。水族饲养让很多人觉得容易,很多海洋馆的饲养人员只对某些生物习性有所了解,而并不重视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更是缺乏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 
  问题四:缺少科普的含金量。 
  水族馆不仅仅是游览观光的景点,更应该是科学普及的基地。虽然现在很多海洋馆都挂着各级科普基地的牌子,但真正重视科普的单位却不多,很多单位想依靠科普基地享受国家的一些减免政策,没有把科普工作落到实处,这样不利于水族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很多学生节假日到水族馆旅游,如果馆内有良好的文字说明牌,有动态的实验室,有互动的海洋知识多媒体,有定时的海洋科普知识讲座,那么学生游览之余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水族馆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问题五:科研力量薄弱,缺乏联合攻关的能力。 
  水族馆内饲养着各种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族馆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在很多水族馆都有一个或几个珊瑚缸,有多少馆可以研究珊瑚的繁殖?美国夏威夷水族馆内的珊瑚缸内,很多的珊瑚、海葵都在缸内生活了十几年,在缸内繁殖后代。日本大阪海游馆有上百种鱼类可以在馆内繁殖。中国的水族馆数量急剧增加,产品的质量也需急剧提高。不能只停留在把生物饲养成活,更应该关心是否能繁殖。我们有这么多的海洋馆,但能做生物人工繁殖的少之又少,当然,做研究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经费的支持需要企业领导的前瞻性,可能专业人员的研究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门票收入,但研究的成果也代表着一个海洋馆的综合水平。在如此紧张的研究经费下,我们更应该提倡合作研究,加强馆际交流,利用协会的平台提高中国水族馆的整体科研水平。 
  如果我们的海洋馆能解决生物的人工繁殖问题,那么,我们的海洋资源也会因海洋馆的技术强大而不被侵蚀,每年就不会感到鱼种越来越少,群体越来越少,个体越来越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有保障。 
?  360行,又多了一行:我国“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将持证上岗 
  在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水族馆的发展正在走向规范化。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国家职业标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的出版。 
  目前各水族馆从事驯养工作的人员知识背景、从业经历、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的不同,人才的水平、经验和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而水族馆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4年初,在劳动部的组织下,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水族馆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努力下,开始了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2005年1月18日,经劳动部批准,我国第一个行业性的《国家职业标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 
  2005年8月底,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由北京海洋馆承担执行主编,青岛水族馆、青岛海底世界、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深圳海洋世界有限公司、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海洋世界水族观赏有限公司、沈阳海洋世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0家单位派专家参加,组成了编写小组,编著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以下简称《教程》,全套共五本)。该套教程共计入文字100万,摄入各种图片近800幅。作为国家推荐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定辅导用书,这套《教程》的出版面世,成为水族馆行业近年来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本书编写在内容上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创性;反映了中国水族馆业界动物驯养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强调知识内容为操作技能服务,实用性比较强、可操作性比较强。该书是国内第一套详细介绍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工作的系统教材。《国家职业标准——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的发行,标志着中国水族馆的从业人员有了第一个持证上岗的职业证,也预示着中国水族馆已开始迈向标准化。
  作为国内第一套详细介绍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工作的系统教材,《教程》按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个等级分别编写。

  驯养师五个等级的条件划分方法是: 
  (1)初级
  1)了解所从事的水生哺乳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饲养方法和动物训练常识。
  2)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岗位的饲养、环境维护、训练表演(基础性、重复性训练和指挥动作的训练)、捕捉转移等常规工作。 
  (2)中级 
  1)了解所从事的水生哺乳动物的分类、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动物训练基础知识和饲料配制的一般常识。 
  2)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岗位的饲养、环境维护、训练表演(动物日常的动作训练与表演)、捕捉转移等常规工作;能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繁殖时期,对动物进行护理;能够与他人合作工作。 
  (3)高级 
  1)了解所从事的水生哺乳动物的生理、生殖和动物训练的一般理论知识,熟悉饲养动物的捕捉、转移、饲养、训练表演的专业知识。 
  2)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独立完成本岗位的各项工作;能组织动物的捕捉、运输;能完成动物个体和舞台组合的训练、表演及动物社会关系调整;能对新动物进行训练;能够组织表演活动;能配合兽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疫期防疫、消毒、隔离和护理等工作;能对饲养工作进行经验总结;能对初、中级人员进行示范操作和传授技能。
  (4)技师 
  1)掌握水生哺乳动物的分类学、生理学、动物训练理论等相关知识。
  2)能具备饲养水生哺乳动物的专长,能系统总结饲养经验;能进行动物社会关系调整与控制、能设计出完整的动物训练行为和舞台表演方案;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业务管理能力。
  (5)高级技师 
  1)较系统掌握水生哺乳动物的理论,掌握国内外水生哺乳动物的饲养、训练、繁殖和疾病防治的最新技术与成果。
  2)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能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业务难题;能够对技师的工作开展评估;能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能系统地进行技术业务管理;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能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
  培训《教程》具有的有几个显著特点:
  (1)《教程》的编写紧贴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国家职业标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职业培训的特色。 
  (2)《教程》的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思想,尽量反映了中国水族馆业界动物驯养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希望对驯养师职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启发作用。
  (3)《教程》编写体现了开放精神,体现了协作精神。教程的编写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编写组织工作跨度很大。作为承担本《教程》执行主编任务的北京海洋馆,同全国九家单位的专家们一道,按照专业模块分工合作,竭尽所能,认真总结,相互探讨,其内容是大家多年工作的概括与归纳。 
  (4)《教程》将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作为一条主线融入全套《教程》中,始终贯穿了关爱动物的指导思想。希望读者并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引导驯养人员成为保护动物的社会楷模。 
  (5)《教程》编写具有原创性,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本《教程》是国内第一套详细介绍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工作的系统教材。由于《教程》主要是编而不是著,因此,我们吸收和借鉴了许多专家的著作、书籍中与我们工作相关的内容。但在编写中,大家深深地感到,由于本专业在国内发展历史较短,目前国内外可以借鉴的资料又比较少。所以,相当多的部分都是专家们独立撰写而成。 
  “现在,标准已颁布,培训《教程》10月份也将出版,明年将进入职业培训年,通过培训、考核会涌现出一批不同级别的持证驯养师。”水族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士莉说,驯养师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水族馆的运行已不再是经验式,而是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水族馆整体水平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也可以在2008年第七届世界水族馆大会上展示我们的水平,提高中国水族馆的知名度。” 
  《标准》和《教程》的出版发行,标志着中国水族馆的从业人员有了第一个持证上岗的职业证,也预示着中国水族馆已开始迈向标准化。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紧罗密鼓的进行中,年底前将完成题库的编写,明年3月向全国各职业鉴定站配题。 
  明年将是一个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的培训年。专业委员会将协同劳动部确定2-3个培训中心,首先完成第一批教师的培训与资格确认工作,然后再接收第一批培训学员,争取明年的下半年拥有第一批通过考核、鉴定的持证驯养师上岗。同时,我们欢迎社会上更多有志成为驯养师的求职者加入到水族馆的行列中。 
  水族馆业:将进一步走向标准化 
   持证上岗驯养师的出现,给水族馆类企业招聘驯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同时,也给愿意从事驯养工作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条更广阔的职业生涯之路。 
  中国水族馆的标准之路才刚刚开始,目前仅做了海洋哺乳动物驯养师的职业标准,还应该尽快完成水族饲养人员的职业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迈向标准化。 
  一、水族馆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的标准化。在中国水族馆普遍商业化的今天,谈水族馆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似乎距离太远。我们的经营者关心的是能否赢利。不错,赢利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如何赢利,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研究的课题。如果仅从观赏和猎奇的角度去吸引游客,水族馆每年能提供多少有诱惑力的新展品?系统如果没有动物繁殖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支撑,水族馆每年消耗的展品,将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极大的伤害! 
  作为动物的饲养者,水族馆应该、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积极参与公众意识导向、参加物种保护、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等社会公益事业,才能为水族馆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展示主题、展示内容和研究方法,把水族馆办得更加生动、活跃,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才能更具有地方性和特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保证水族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水族馆场馆设计和建设的标准化。中国水族馆的盛行仅十余年的时间,90年代开业的大型水族馆多由国外公司设计和建造,完全国产化的自主设计历史很短。其次,由于水族馆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涉及诸多学科,集建筑、工程、材料、展示策划、艺术设计、维生系统、生物收集和饲养、科普教育等为一体,设计团队的建立和成熟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并非简单的模仿和拷贝就能实现。因此,目前我国水族馆场馆设计的力量显得相当薄弱,成功的设计案例不多。 
  和国际一流的水族馆相比,国内的设计公司在场馆设计中考虑展品的陈列形式较多,从展品的生物学特征、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繁殖和保护等方面深层次地拓展和发掘展示内容,提高展品的科学性、趣味性以及观众的参与性等方面尚显不足。 
  三、水族馆展缸和生命支持系统的标准化。一个生物从自然界来到水族馆,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创造尽可能接近自然的条件,让生物能活下去,成为供观众参观的展品,这只是水族馆展示的初级阶段。营造出生物既能生存又能生长的环境,是展示的中级阶段。生物既能生长又能繁殖,在水族馆里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才是生物养殖的高级阶段,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展缸环境的营造和生命支持系统的设计是建立在人们对展品的生物学特征、生活环境以及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等的研究和了解基础上的,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持之以恒的尝试、调整和改进,才能逐步完成。 
  在诸多中小型场馆的设计中,由于缺乏经验或过多考虑成本的因素,往往忽略动物福利的要求,致使生活在一定“压力”下的动物患病或缩短寿命。从而增加了水族馆的运行成本,也违背了水族馆的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水族馆行业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如果我们能解决上述的这些标准,至少在水族馆的建设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中国水族馆的整体水平也将接近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整个行业“二次创业” 
第二大亮点,反映在一些水族馆的“二次创业”上。出席会议的代表认为,行业的整体提升,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占地12万平方米,整馆建筑面积为4.2万平方米……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水族馆之一, 1999年建成的北京海洋馆近年来开始坚定不移地实行以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长期发展战略,以“珍、奇、特”为展示思路进行新产品开发的经营理念;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向公众宣传文明行为和环保意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国际公民品牌。 
  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珍、奇、特”为展示思路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北京海洋馆力求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海洋、爱护海洋的学习场所,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培养自己的科研人才,提升科研能力。 
  面对现阶段国内水族馆行业的日益竞争,北京海洋馆确立了“珍、奇、特”展示路线,不断吸收和挖掘有特色的珍稀海洋生物种类,并通过改善展示环境来凸显新颖的展示理念。目前北京海洋馆中养殖着众多特有的国家保护鱼类和特色鱼种,其中包括: 
  野生中华鲟, 目前北京海洋馆已经成功饲养3尾3.2米—3.6米野生雌性成体中华鲟,取得野生中华鲟在人工环境下驯养成功的先例。 
  中国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饲养的其中一尾为现存人工饲养环境下饲养时间最长(18年),个体最大(1.6米)的野生大鲵。 
  美国红雀(俗称加洲宝石),为中国国内目前人工饲养时间最长(8年)的世界稀有品种。 
  鸭嘴鹞鲼(俗称鹰嘴鳐),饲养时间已超过7年,同时也是国内首家能够进行成功繁殖,至目前已繁殖4次,存活4尾。 
  鹦鹉螺,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饲养的为太平洋品种。 
  野生中华鲟是中国长江流域的特有珍稀生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由于近年来,野生中华鲟的自然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到这个种群的生存与繁衍。在2005年初,北京海洋馆在得知有野生中华鲟受伤的消息后,作为专业的水族馆,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最终决定利用海洋馆的先进设备,将野生中华鲟接到馆里来,一是可以让它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可以仔细观察野生中华鲟的生活习性,探索一条人工饲养的道路,同时可以让公众更加近距离接近中华鲟,培养人们热爱这些国宝的热情。
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拉开了北京海洋馆大力推进创新展示内容的序幕。自此,北京海洋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家农业部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巨型野生中华鲟在京展示、驯养项目”。该项目为中华鲟在人工环境下的饲养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海洋馆养殖人员增加了一个新物种养殖和保护的科研机会。 
  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说,通过一年的努力与钻研,目前已初步掌握了野生中华鲟的人工饲养方法,并在今年顺利将一批中华鲟放流,使其健康的回归大自然。今后,北京海洋馆还将继续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为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写、排演木偶剧,海洋科普夏令营已经举办五年,在向东小学成立海洋科普兴趣小组、将教室装饰成一艘海洋探索船,和中国地质大学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出版了《中华鲟之美》和《中华鲟的故事》两本科普书籍,编写了《走进海洋》海洋科普实验学校校本教材—素质教育读本……参与科普读物的编撰,为游客提供寓教于乐的海洋科普课堂,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参与投资拍摄电视剧《海洋馆的约会》、参与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馆杯’知识竞赛”、定期举办蓝色空间主题雕塑展、向希望小学捐赠大量科普读物等),宣扬环保意识。 
……“我们走出了通过简单的降低票价,搞恶性竞争实现利润的低层竞争困境。”北京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说,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以珍、奇、特为追求目标,北京海洋馆人正在迈开二次创业的步伐,把企业建设成为能与国际同业进行交流的现代化科普企业。 
北京海洋馆的二次创业,是水族馆全行业的缩影。 
  北京亿华海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宏伟博士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水族馆的展示水平大幅度提高,由早期陈列展示的简单形式发展到现代的新科技、多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创意策划活动,现代水族馆展示已是集科学、技术、经济、文化、艺术于一身,具有传统博物馆陈列展示所不具备的新特征、新面貌,成为一个专业性极强且日益走向成熟的综合门类。他强调,近几年的水族馆展示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按生物分类展示为代表的“展物”理念到以尊重生物多样性、尊重观众需求的“人本”理念的变化,从技术专家为主的个人主导的策展到专业团队策展的进步;从以扩大水族馆生物展示数量、规模到提升水族馆主题内容、吸引力、增加展示教育互动,进而形成特色的理念转变。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不断促进着水族馆与观众的交流,推动水族馆的发展。 
  野生中华鲟保护获新进展:我国初步成功实现人工畜养野生中华鲟 
  交流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显良在题为《科企联合,实现中华鲟保护新突破》的报告中透露,经过一年半的共同努力,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馆目前已在中华鲟运输、驯养、科研以及展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成效,尤其在野生中华鲟驯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的一种大型鱼类,近代主要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北部近海,以及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江河,朝鲜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也有过记录。目前,中华鲟主要见于我国黄海、东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闽江、钱塘江、黄河已基本绝迹,珠江数量也极少。为保护中华鲟自然资源, 1988年,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的水生动物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等13种。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动物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濒危(EN)等级,1997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为附录II物种。 
  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发育,在江河中产卵繁殖,江河产卵孵化的幼鲟和产后亲鲟又降河洄游至海洋栖息和肥育,是一种典型的过河口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雷波冒水至重庆木洞之间约600km江段。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被滞留在坝下,由于坝下江段多属于平原河道,其地形结构与长江上游有较大差异,因此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江段有限。20多年的监测表明,葛洲坝截流以后,在葛洲坝下游江段仅发现一处中华鲟产卵场,而且产卵场的江段长度仅7km,面积相当狭小。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水域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导致中华鲟的资源状况逐渐衰退。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调查,每年洄游至长江的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已从葛洲坝截流初期的约2176尾,下降到目前的每年约500尾左右。加强对中华鲟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已成为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和物种保护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二、科企联合是开展中华鲟保护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1.我国中华鲟保护工作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30年来,我国政府对中华鲟的保护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对缓解该物种资源衰退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实施中华鲟物种保护的政策法规、技术、管理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基本体系结构,其中最主要的进展包括: 
  (1)明确禁止对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并实施重点保护。中华鲟曾是长江重要的渔业对象,针对其自然资源不断下降的现实情况,我国政府于1982年就明确规定,禁止对中华鲟的各种商业捕捞活动,并于1988年将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2)积极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人工增殖中华鲟自然种群。为弥补葛洲坝工程建设对中华鲟自然资源的影响,我国政府在加强对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和放流。从1983年以来,基本上每年都向长江放流一定数量的中华鲟幼鱼,以对自然种群进行补充。截止到2006年,已向长江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种700多万尾。 
  (3)加强中华鲟产卵场及关键栖息地的保护。为保护对中华鲟种群延续至关重要的唯一产卵场和重要栖息地,湖北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设立了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也设立了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 
  (4)加强了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实用的中华鲟保护技术成果。如长江水产研究所建立的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标志放流技术以及中华鲟自然繁殖生态研究等成果,对中华鲟物种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虽然如此,每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种群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中华鲟的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其中除了因中华鲟分布较广,管理难度大,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水质污染、长江及近海密集的渔捞活动等问题近期无法完全消除等客观因素外,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每年在中华鲟保护上投入的资金有限,一些对中华鲟物种保护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如人工繁殖中华鲟产后亲鲟的恢复,野生亲鲟的蓄养成熟等困扰人们多年的难题,虽然有了较好的设想,却由于设施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如中华鲟人工备份种群的建立、异地种群保护和繁殖等工作,也因资金限制而不能正常开展。因此,探索更多的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和方法,寻找更多的中华鲟物种保护途径,是加强中华鲟物种保护的必由之路。 
  将人工繁殖后的中华鲟亲鲟进行护理,使其在人工环境中摄食,恢复生理机能,并进而实现人工环境下的蓄养成熟,不仅可以提高产后亲鲟成活率,实现亲鲟的重复利用,保护中华鲟自然种群,同时也是建立全人工中华鲟种群的必要基础。中华鲟属秋季繁殖的鱼类,产后亲鲟的护理期处于冬季低温期。长江水产研究所经多次试验发现,低温环境对产后亲鲟的恢复非常不利,同时,野生中华鲟个体硕大,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过卵的亲鲟均需要迅速降河洄游至海洋环境肥育,因此,尽量创造类似于自然的驯养环境,对亲鲟的产后护理以及驯养成功非常重要。 
  北京海洋馆是目前世界内陆地区最大的海洋生物科普馆,集观赏、科普教育和娱乐为一体。整体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水量近18000吨。该馆有适用于大型水生动物驯养的养殖设施,并配备有完善的维生系统,可以对水温、水质、盐度等进行全天候监控和精确调节,具有非常先进的硬件条件,饲养淡水及海水鱼类千余种。通过多年运作,在水生生物驯养、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较多的成熟技术和人员。为此,2005年初,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北京海洋馆达成协议,决定实施科企联合,利用长江水产研究所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北京海洋馆良好的设施条件,合作开展中华鲟驯养展示以及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 
  随后,北京海洋馆将鲨鱼馆改造成了鲟鱼馆。该馆占地920m2,驯养池长28m,宽11m,深4.5m,容积1400m3,按照中华鲟的生活习性对池底进行了调整,铺设了洁净的沙石。该驯养池配有4组密闭式砂过滤罐水处理系统,水处理量达28m3/min,每50分钟可使全池水体循环一次;有4组冷热交换器,水温可在17-28℃间任意调控,调控后的温差小于±1℃;水体盐度可通过淡水或人造海水在0-30‰之间进行调节。该驯养池还有一个规格18m*3m的雅克力展窗可供游人观赏。 
  驯养池改造完成后,对驯养池水体环境进行了调整,将原驯养鲨鱼的海水逐渐调制成2.5‰的淡水,重建硝化系统等微生态环境,根据中华鲟饲养要求调节水质,将水温控制在20.0-23.0 ℃,酸碱度稳定在7.7-8.2,溶氧量控制在8.0-9.0mg/L;同时监测水体总细菌、霉菌及大肠杆菌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营造了目前国内最大且较为理想的大型中华鲟驯养池。 
  2005年3月26日和4月2日,经过20多小时、1200km的长途运输,顺利将26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和1尾野生中华鲟运至海洋馆,2006年初,又将2尾产后中华鲟长途运输至海洋馆进行驯养试验和展示。 
  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野生中华鲟全人工环境的开口摄食和产后亲鲟的良好恢复。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3尾野生中华鲟已在水族馆驯养成功,均已开口摄食,其中2尾产后中华鲟亲本经过护理和培育,身体机能状况已恢复正常状态,目前均已生长良好。这为继续开展野生中华鲟全人工蓄养成熟等科学试验奠定了基础。 
  (2)成功建立了子一代中华鲟的水族馆蓄养群体。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获得的26尾中华鲟子一代,在运输至海洋馆的第二天即开始摄食,表现出对蓄养环境较高的适应性,至目前成活率达100%,且长势良好。这个结果表明,利用海洋馆现有条件,保存一定规模的中华鲟后备人工群体,是完全可行的,为中华鲟物种的异地保护以及人工备份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3)实现了大型野生中华鲟的安全长途运输。野生中华鲟个体大,产后亲鲟体质虚弱,活体运输尤其长途运输难度一直较大,运输成活率低。为解决这个问题,长江水产研究  所专门设计制作了一套配备了完善维生系统的活鱼运输箱,然后通过合作双方的良好组织和协作,成功将3尾野生中华鲟成体和26尾大规格人工群体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基地运至北京海洋馆,运输成活率达到100%。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实施中华鲟异地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4)北京海洋馆经营效益和社会影响有了提高。因为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的引入,增加了北京海洋馆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增加了企业经营收入。更重要的是,中华鲟在海洋馆的安家、展示,使更多的社会大众知道了保护中华鲟、保护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重要性,这将极大地促进全社会来保护中华鲟,使中华鲟保护事业呈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谈到经验和体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显良兴奋地表示,此次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北京海洋馆在中华鲟保护工作上的成功实践,给了人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1.科研单位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珍稀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和科研,使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强,企业设施条件好、资金充裕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优势互补,从而使得合作成效明显。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达到了保护中华鲟的效果,科研单位在合作中也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利用更多的资源开展研究,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3.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必须以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物种保护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参与合作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双方必须对此达成共识,合作才可能成功,这一点对有盈利需求的企业方尤其重要。 
  4.合作前,合作双方应充分了解自己及合作方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实践证明,通过科企合作开展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科研,是完全可行的,是实施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
 
 




                                      编辑:庞琪
编辑: 访问人次:9593 关键字:水族馆,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水族资讯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