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从近日召开的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引进、推广重点水产健康养殖新项目1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
科技进步对渔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一五”初期的39%提高到57%,为经济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提供了科技支撑。据记者了解,依靠科技进步使全省渔业经济创造了1049.7亿元的总产值。
“十一五”期间,辽宁全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到359家,试验示范基地增至63处,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围绕刺参、中华绒蟹、大菱鲆、海蜇、德国镜鲤、怀头鲶、黄颡鱼、毛蚶8个主导品种,开展池塘立体养殖、稻田大垄双行养殖和池塘高效增氧养殖三大技术普及活动。
2010年辽宁各地就重点引进了“杭鳢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星突江鲽”等新品种,开展对“松江鲈鱼”、“河鲈鱼”、“有明银鱼”和“青蛤”的人工繁育试验,在“池塘养殖两茬鱼技术”、“循环水养殖泥鳅鱼高产技术”、“全程配合饲料健康养殖大菱鲆技术”、“蝌蚪全价饵料和林蛙病害防治技术”等新领域进行了探索。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全省各级推广机构面向广大渔民普及现代科技渔业知识,编写培训教材5万册,下发技术资料45万份,共举办培训班1903期,培训渔民17.6万人次。
在技术推广的同时,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督手段。“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财政投入1182万元,改建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并于2010年通过农业部水产品药物残留能力验证考核,全省已初步建立起专业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降低了养殖企业的风险。
2010年,对全省14个市养殖池塘面积进行了现场勘验,完成了全省养殖池塘面积统计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的校验,误差在2.8%以内。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