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西北黄河岸畔的河曲县,“开河鱼”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据《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开河鱼”上贡给皇帝。“开河鱼”以黄河鲤鱼更佳,味道鲜美,据说有大补医病的功效,被民间誉为“活人参”。4月14日,黄河开河时节,记者来到河曲县探秘“开河鱼”。
食客对“开河鱼”念念不忘
14日中午,记者驱车来到河曲县,只见蜿蜒流经河曲境内76公里的黄河已经解冻消融,沿途岸畔的许多渔家小店均打出了销售“黄河鱼”的招牌。
几番询问记者了解到,当地的“开河鱼”,是指河曲境内黄河在解冻消融时节,渔民们所捕获的越冬之鱼,其中尤以开河时节黄河鲤鱼为最,鲶鱼为上品。但这些鱼实在是量少而珍贵。路边店内,这两种纯正的开河鱼每斤要卖到200-300元。店家说,“如果在酒店里做成大菜佳肴,价钱会翻倍。”
下午1时许,记者遇到当地一位同行,他感慨地说:“能买到纯正的开河鲤鱼,就是出高价也愿意。”原来,吃过开河鱼的食客对纯正的开河鱼常常念念不忘。据了解,由于冬天鱼儿处于休眠状态,很少进食和活动。开河时节,经过一冬的净化,鱼体中的一些异味物质渐渐溶于水,而储存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脂肪、肝糖的转化、消耗,会让鱼的肉质更加鲜嫩、纯正。
当地人提及开河鱼,总是一脸自豪:“过去能吃到的开河鱼有黄河鲤鱼、鲶鱼、白条鱼,有时还有一些或巨大或稀有的特殊鱼种。”
靠捕鱼盖起了新房
4月15日上午8点,记者从河曲西口古渡广场出发,沿着黄河岸畔行进,试图进一步探究纯正开河鱼的情况。在护河大堤下,有许多垂钓客,他们大都是慕名前来的。
10时左右,在河曲县楼子营镇河湾村黄河河堤边,一老一少两位渔民正在收网打渔。由于距离较近,记者看到两人乘着一个铁制的小船,年轻的渔民站在船尾奋力地划着船桨,年老的渔民则在船头不断地收着网,不时有被网住的鱼儿显现,被收进小船内一个特制的储存格。
渔船靠岸后,记者立即上前与二人聊了起来:“老乡,您这是在打开河鱼吧?”“是哩,我就是这搭的渔民。”老渔民一边收网一边告诉记者,“我叫鲁三田,今年53岁,在黄河上打渔已经16年了,这个时节是打捞开河鱼的好时节,今天凌晨4点我就带着女婿来撒网了,已经收了一次网,这是第二次,一般撒网要等两三个小时。这次撒了5张网,每张网100米,一天也就能撒两次网,收成好不好,就看这次了。”“打开河鱼除了辛苦之外,还得会看点撒网,当然首先要有过硬的水性,要不在这流动的黄河水面上站都站不稳。其次要选择性用网,一般来说,黄河解冻初期,开河鱼还没完全苏醒活络,这时要用槽子形的渔网,鱼进来直接就拉住了,而到了河里全解冻,就要用这种有三层防护的绞丝挂网了。”老鲁讲述了一些捕开河鱼的技巧后,又划向河中查看渔网。
不久,从河中央再次靠近岸边的老鲁告诉记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几年我靠打开河鱼起家,有了许多老客户。即使过了这个时节,打到黄河鱼贩卖后,每年也能赚个五六万元。这些年靠卖鱼盖了套新房子,说白了,开河鱼可是我的衣食父母呀。”
污染导致数量减少
上午11点左右,老鲁全部收网,粗略统计了一下,大约打到二十余斤,遗憾的是没有鲤鱼,全是通体发白的白条鱼,最大的一斤多重。老鲁说,“今天收成不好,昨天还打了三十多斤呢。”
渔船被老鲁女婿小燕熟练地划到岸边,一位久候的买家立即跑了过来,买走老鲁两条鱼回去尝鲜了。“我的开河鱼很好卖,有很多人来跟我预订,基本上供不应求。”老鲁说。由于没见到纯正的开河鲤鱼,只好听老鲁介绍了,“黄河开河鲤鱼赤眼金鳞,脊背上有一条红线,肉雪白,个大体重,炖出来后鲜味儿在二三十米外也能闻到,不过这几年越来越难打了。”老鲁说。
“为啥不好打了?”在记者的一再询问下,老鲁放下手中活说:“其实打开河鱼是个辛苦、危险的事,一方面黄河解冻,冰凌随波而下,渔民破凌打鱼很是危险,需要极高的技巧;另一方面,这几年因为污染等原因,造成鱼类数量减少,所以不好打了。”
“河曲过去打鱼的人可多了,每到开河时节会有上百人,常年打鱼的也不下三四十号人。现在,这个河湾常年打鱼的几乎就剩我一家了。”这时,小燕随手从河岸边拿起一条早已干死的小鱼苗说:“看看这小鱼吧,都发黑了,这就是受了污染的鱼。”
“开河鱼”亟待保护
离开河曲的路上,记者不禁想,老鲁靠在黄河打鱼16年盖起了新房,他的女婿小燕今后还能继续走这个古老的生存之路吗?多少年来,开河鱼是天下食客的佳肴美味,是当地渔民的“衣食父母”,是黄河母亲的“恩赐”。如今,随着旅游文化产业逐步开发,开河鱼的名声越来越大,但种种原因却造成了开河鱼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如果不加以保护,“开河鱼”或许会真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