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0年华南地区的对虾养殖遭受了严重病害,尤其是对虾“偷死”情况严重。虽然种质退化、天气恶劣、养殖密度高、养殖水质恶化等难辞其咎,但从整个疫情上来看,对虾养殖中弧菌贯彻始终,可谓“魅影重重”。
2010年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特别是华南地区的对虾养殖遭受到严重的病害肆虐,其危害程度严重的,发病率和排塘率均在50%以上,个别达到90%。总体去年的对虾病情表现出南北有较大差异的特点。从病情上看,南方病情重于北方,其中海南、粤东、粤西地区受灾最重;从病程上看,南方地区呈现发病范围广、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发病季节不明显等特点,头造虾减产严重;而以江浙、京津唐为中心的北方养殖区虽也有发病现象,但整体发病率不高、造成的损失不大;从症状上看,南方地区多表现为空肠空胃、偷死等症状,而北方对虾养殖区虽也曾出现了“偷死”现象,但该病整体发病率不高,对虾仍以传统的白斑病、桃拉综合症等为主。关于对虾病害的原因,虽然种质退化、天气恶劣、养殖密度高等难辞其咎,但总的来看,对虾养殖中处处体现出弧菌的身影,可谓“魅影重重”。本文就对虾养殖中的病原弧菌、弧菌病症状和防治等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今后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弧菌及弧菌病
弧菌(vibrio)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该类细菌具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因此成为海水环境的优势种群,尤以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鳗弧菌等占优势。目前,第九版《伯杰氏细菌学手册》收录了35种弧菌属细菌,在这些弧菌当中,部分种已被认为是鱼类的重要致病菌。据有关报道,鳗弧菌(V.anguillarum)、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灿烂弧菌(V.splendid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杀鲑弧菌(V.salmonicida)、海利斯顿氏菌(V.pelagius)、美人鱼弧菌(V.damsela)、奥氏弧菌(V.ordalii)、费氏弧菌(V.fischeri)、鲨鱼弧菌( V.carchariae)以及最小弧菌(V.mimicus)等10多种弧菌可以引起鱼类病害。随着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水域生态变化,弧菌病已经成为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
由弧菌属(Vibrio)细菌引起的弧菌病(Vibriosis)是在世界各地养殖鱼、虾、蟹及贝类等水产动物中普遍流行且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疾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弧菌属中的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在弧菌种群中占优势,广泛存在于自然海水中,导致弧菌病在全世界发生,且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危害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鱼、虾、蟹及贝类等海水动物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由鳗弧菌、海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疾病统称弧菌病。对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对虾幼体菌血病、烂鳃病、红腿病、烂眼病等,其主要的病原菌为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其中弧菌科的许多种细菌,是引起对虾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表1),并且作为海水中的常在菌群,弧菌也存在于健康的甲壳类个体的体内,Gomez等报道了万氏对虾的肝胰脏内可能存在着多种弧菌。当水中弧菌的数量为103-104cfu/mL(cfu/mL: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时,对虾的红腿病症状明显加重。通过对比看出,对虾的发病程度和死亡情况与虾池水中弧菌的数量有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认为,当水中的弧菌数量达到104cfu/mL时,对虾就可能被感染发病。
鳗孤菌是研究最早的病原弧菌。鳗孤菌分成5个生物型,即鳗孤菌生物A、B、C、D、E型。鳗孤菌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50多种淡海水养殖鱼类及其它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很多研究表明,鳗弧菌是多种养殖对虾感染发病的一种重要弧菌之一。Lightner和Lewis曾报道鳗弧菌是白对虾和褐对虾的病原菌。Delves Broughton等从实验室饲养的患病的中国对虾中也分离到鳗弧菌。
创伤弧菌有2个生物型。创伤弧菌生物I型及生物Ⅱ型。创伤孤菌生物Ⅱ型是海水养殖经济动物的致病菌,主要对鳗鲡致病,而且对虾也深受其害。创伤弧菌生物Ⅱ型是否引起疾病与水温及盐度的关系很大。盐度在0. 5-1.5、温度在25-30℃之间是该菌引发疾病的最佳条件之一。
溶藻弧菌也是海水养殖动物的常见致病菌。溶藻弧苗是中国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的病原菌,也曾是台湾地区养殖的日本对虾的病原菌。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菌,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以及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其流行广,危害较大,发病率、死亡率也高。副溶血弧菌作为最早发现的对虾病原菌,通常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但夏季海水中的含量比冬季要高。副溶血弧菌是中国对虾的病原菌。
杀对虾弧苗是1995年才首次报道的新病原弧菌。因为是在患病日本对虾中分离到该菌,所以Isbimaru等将其作为新种命名为杀对虾弧菌。该菌一般在夏、秋季引起疾病的暴发。
2 对虾弧菌病临床症状 弧菌病是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断须、额剑和尾部溃烂;对外界反应迟钝。部分虾体发黑和肌肉白浊;自患病对虾体内抽取的血淋巴凝固缓慢,颜色也由正常的淡蓝色变为微红色。解剖发现肝胰腺肿大、变红;中肠内无食物残留。虽然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所发生的对虾“偷死病”是由弧菌属的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但其所引起的弧菌病在临床上有其自身特点:对虾少量进食或不进食,肠胃空无食物,肝胰脏明显萎缩,虾体不红(变得更透明)。染病对虾很少在水面游动,常常趴在池边,活力较弱,在土池中有扒沙泥现象,而且死亡一般发生在池底。
3 对虾弧菌病诊断 对于对虾弧菌病的病原菌检测,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生理生化反应以及病理分析进行鉴定。利用生理生化方法鉴定必须进行多项理化指标的测定才能完成,对一般的实验室来说,要通过这种方法将细菌鉴定到种不是一件易事。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开始试行成套的标准化鉴定系统和与之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鉴定系统,使细菌鉴定日益朝着简便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血清学、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出现与发展为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病原菌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将病原鉴定到种、甚至亚种的水平。目前已有血清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PCR技术以及核酸杂交等技术用于鳗弧菌检测。
4 对虾弧菌病防治技术 由于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布于河口海区以及海洋生物体中,同时弧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当水体环境变化,弧菌尤其是致病性弧菌繁殖迅速,如数量超过阈值则容易引发对虾弧菌病。因此,对虾弧菌病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重点监测、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
4.1预防
对虾弧菌病可以采取水体消毒、水质和底质改良、内服药物和添加免疫增强剂或者运用疫苗等措施进行预防。水体消毒可选用聚维酮碘、溴氯海因、双阳离子季胺盐络合碘等消毒剂。而对于高密度集约化养虾池,尤其在高温季节和养殖中后期,因大量投饵和水生生物代谢物的大量积累,池底富含有机物,引起水质恶化,水色发黑、发红,弧菌大量繁殖,应用生石灰、沸石粉或者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定期进行水质和底质改良,彻底改善底质,降解池底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有效分解底层有毒物质,营造有利于对虾生长的环境。平时在饲料中添加Vc、强力素、大蒜泥、卵磷脂、免疫多肽糖、核苷素等刺激对虾免疫系统,激化提高其免疫力,以达到提高抗病力的效果。
在疫苗研制方面,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已有商品化的鳗弧菌疫苗用于预防香鱼、鲑科鱼类等鱼类的弧菌病。国内对鳗弧菌疫苗研究较多的还是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国内对副溶血弧菌疫苗研究的不多。陶保华等制成副溶血弧菌的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后,对虾的成活率和抗感染能力有所提高,初步证实了对虾弧菌灭活疫苗的有效性。
4.2治疗
相比较而言,抗生素由于使用方便、见效快和疗效好等优点,仍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在目前尚未有各种弧菌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则主要采取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群的广谱性药物,如喹诺酮类药剂,依病情、鱼种大小,采取浸浴或药饵投饲。毛芝娟等分离到的4株弧菌对硫酸庆太霉素等抗菌素表现出强敏感性,对诺氟沙星、磺胺甲异恶唑等中度敏感。王晓洁等研究认为抑杀副溶血弧菌氟哌酸为首选,其次为土霉素和氟苯尼考。另外有研究认为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甲喹、复方新诺明等对致病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草药是天然药物,具有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无环境污染、不引发药源性疾病,且抑菌杀菌效果明显,同时还能改善机体自身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备受人们关注。王玉娥等研究发现,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和麦氏弧菌对乌梅、黄连、木瓜和五倍子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认为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毛芝娟等研究发现五倍子煎煮液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梁利国等研究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鳗孤菌、副溶血弧茵、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茵等4种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这些表明,可以选择合适的中草药来防治对虾弧菌类疾病。
另外,微生态制剂对于水体病原弧菌及水质控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杨淑专等人利用近岸海水中分离的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Bd)对对虾病原菌及其它细菌的寄生作用进行研究表明,海洋蛭弧菌的寄生范围很广,对各种弧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有裂解作用。李戈强等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蛭弧菌裂解河弧菌的研究,结果表明蛭弧菌对河弧菌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黄亮等研究表明蛭弧菌可以有效地清除牡蛎养殖环境和体内的副溶血弧菌。
另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等在改变水和沉积物微生物种群结构、消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改善水质等方面对养殖生物产生有益影响。D.J.W.Moriarty在对虾养殖池中加入经选择的芽孢杆菌控制养虾池中发光弧菌取得良好效果。
还有一些植物提取物例如茶多酚、大蒜液等对弧菌也存在较强的杀灭作用。茶多酚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抑菌剂。有研究表明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的杀灭作用。王翔军研究认为,醋大蒜液对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作用30min,杀灭率可达100%。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