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对虾的内销主导地位,将越来越明显;进口的增速高于出口的趋势,继续延续;受利益的驱动,出口与进口长期并存。”2011年4月8日,在湛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 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单从国内产量与消费量来看,销量超过产量可能在2014年,但是加上进口量,消费量超过自产量可能发生在2012年,国际上的一些机构预测是2011年,我国成为净进口国。
来自中国、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对虾产销大国的专家、企业高管、主管对虾的政府要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约400多人。
崔和介绍,去年全球对虾产量350万吨,较09年增长显著,其中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泰国、印尼的产量增长最为显著。虽然产量上涨,虾价并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不少。就我国而言,去年对虾的进口量增长32.7%,进口额增长41.7%。目前我国养殖面积不可能再增加,尤其是沿海面积在缩小;集约化养殖程度提高;选种、防病技术提高;人工、饲料、种源上涨,增加成本;虾价继续高位运行。
他进一步介绍,中国早已开始大虾进口对虾,而且采购已经不局限于亚洲,10月份开始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虾采购对虾,直接和美国的采购商竞争。中国对虾进口量从2009年明显上升,从东盟进口量在2010年上升更加明显。
对虾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国内,2010年中国国内消费对虾产品折合原料约115吨(不含其他虾类),占总产量的85%,仅有不足15%出口。
2010年,中国对虾总产量134.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73.3万吨,淡水养殖61.5吨。而去年海水对虾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的低温影响,部分苗种的质量问题和养殖期间病害的困扰,而淡水养殖对虾增产,尤其在珠三角、福建、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一带。
崔和认为,2010年的对虾交易价格没有低谷,2011年将延续上年度的情形。
美国皇冠海洋际公司董事长谢新中表示,对虾是美国第一大消费的海产品,年消费量在55万吨左右,95%依靠进口。连壳虾、熟虾等是当地主流市场消费品种,面包虾是非主流市场消费品种。而连壳虾是任何一个餐馆都在使用,有高价格、高利润的特点。
生物防控提高养殖成功率
“胡子鲶是一种很好的对虾混养品。” 谈到生物防控时,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认为,混养时无需担心混养鱼吃掉对虾(特别是混养革胡子鲶),混养之一草鱼,草鱼摄食死虾的量稳定。一公斤以上草鱼苗暂养100天即可大规模放养。对于有些鱼类耐氧不如白对虾,可以放养几条作为提示生物。
他谈到,一尾7公分的对虾所携带的白斑综合症病毒会传染52尾,对虾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活虾摄食死虾,其他途径影响不大。而目前许多养殖户混养一些贝类,但实际起不到生物防控作用。“我们做了大量实验表明低盐度、淡水、高盐度养殖池均控实施生物调控。”
与此同时,印尼对虾产品委员会会长班邦.伟迪托先生在介绍印尼的对虾产业时分析,最近几年,印尼的对虾养殖都在和病毒作斗争,由于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的影响,印尼的虾产量在下降。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鱼虾混养来控制虾病,也正因如此,印尼虾产量才慢慢回升。
东南亚各国情况分析
泰国
泰国对虾产销协会常务副会长宋萨介绍,对泰国来说,欧盟将成为对虾产品最好的出口市场,可以出口70万吨,而美国为50万吨,日本约30万吨。对于泰国虾来说,高质量的虾苗、饲料,可以降低虾病发生,药残更少,对出口更有利。
泰国是对虾出口大国,本地消费很少,只有10%,争取提到20%。
根据2011年泰国对虾生产趋势,协会的目标是:
1、 病害控制方面 IMV在泰国是很严重的,所以我对我们的总理说,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他们已经调动了很多力量来帮助我们的协会,我们希望能够保护我们的对虾;
2、 强调质量和可持续性;
3、 关于国内消费,泰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但在当地消费只有10%,我们希望提高到20%,但是因为有季风气候,所以难度也很大;
4、 养殖对虾的成本增加了,但是我们希望能在未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印度尼西亚
印尼对虾产品委员会会长班邦.伟迪托先生表示,印尼的虾产量在慢慢回升。2010年印尼虾产量34.8万吨。除降低虾病外,印尼还得做好质量管理体系。
他介绍,最近几年,印尼的对虾养殖都在和病毒作斗争,由于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的影响,印尼的虾产量在下降。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鱼虾混养来控制虾病,也正因如此,印尼虾产量才慢慢回升。
印度
印度对虾养殖者联盟主席巴拉.苏波拉梅捏先生介绍,去年印度斑节对虾产量8.5万吨,南美白对虾3.5万吨,罗氏沼虾1.2万吨。在养殖方面,印度缺少高质量苗种,也影响了虾农的积极性,增长率比较低。
对虾100%出口,欧盟是最大的出口地。因为反倾销问题,失去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国内市场正在培育。印度主要靠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斑节对虾可以养到条重25克,因此想保持住斑节对虾的市场后,在开拓南美白对虾市场,去年因为高质量亲虾和虾苗供应不上,导致养殖跟不上。而国内市场的开拓也面临着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收益较小等问题。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