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湖北省科技厅日前宣布,由我省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中游地区特色水产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3月17日在杭州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包括河蟹亲本提纯复壮和大规格蟹种规模化生产技术在内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
该项目是我省首个农村科技类省、部共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有6个课题:克氏原螯虾高效无公害生产,特色鲇类高效无公害生产,河蟹高效绿色生产,鳝、鳅健康养殖产业化,鲟鱼无公害生产和莲藕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验收小组组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研究员认为,该项目突破了长江中游地区克氏原螯虾、特色鲇类、河蟹、鳝鳅、鲟鱼和莲藕这六类特色水产品规模繁育、品质改善、健康养殖、多种类混养生态调控等技术瓶颈,养殖与加工产业链接难题,池塘养殖污染将得到初步控制。
据介绍,该项目实施,形成6个“一鱼一品牌”的产业体系。在10万亩试验区内得到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提高了30%,产品附加值提高了30.5%,年增加产值超过10亿元,是总投资1.4亿多元的7.1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其中专利授权17项,国外专利1项,并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