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渔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全市水库渔业面积为12300公顷,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比例高达87%。在其它养殖水域面积基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2010年全市水库渔业面积比2005年增长76.7%,水库渔业产量比2005年增长45%,而同期全市水产养殖总产量的增长率只有16.6%。同时,成功打造乌溪江水库鲢、鳙鱼有的机认证,为丽水有机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稻田养鱼在传承基础上有了明显创新。“十一五”期间,在传统模式提升与创新上取得较大突破。青田方山乡的“稻鱼共生”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起动,这种传统的生态种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魅力,青田方山基地的田鱼销售价高达40元/公斤以上,且供不应求,其它县用这种模式生产的田鱼价格也达到30元/公斤以上。在景宁,这种种养模式生产的大米也成为高档的馈赠礼品;青田仁庄镇建设的稻田养鱼技术提升示范园,田鱼单产达到200多公斤/亩;遂昌、缙云的茭白田养鱼,每亩产出茭白3000公斤,田鱼44公斤,亩产值4920元,亩利润2000元;景宁、庆元的稻田养田螺和龙泉的稻田养泥鳅也均取得良好的效益。到2010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17978公顷,产量3795吨,稻田养鱼产量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比重为20.5%。
山区特色养殖的开发初见成效。溪流性经济鱼类(以下简称 “溪鱼”)是瓯江经济鱼类资源中的一大特色资源,具有重大开发潜力。它的产品不但一直热销于丽水、温州市场,而且在江南一带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溪鱼”的开发工作已经引起江南水产界的普遍重视,相关品种的人工养殖已经在江、浙、闽一带迅速流行起来。为把丽水的这一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十一五”期间,丽水与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先后进行倒刺鲃、唇鱼骨、光唇鱼、斑鳜等系列品种的繁养殖技术研究推广,取得良好效果。另外,丽水的“溪鱼”餐饮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众多的溪鱼馆已经成为丽水餐饮业的一大亮点。为今后打造“溪鱼之乡”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田鱼、高山薄壳田螺(学名似瓶圆田螺)、泥鳅、石蛙、大鲵、蛇鳄龟养殖工作的相继开展,又使山区特色养殖产业的内涵更加丰富,前景更加广阔。
资源养护工程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稳步恢复。市渔业主管部门加大增殖放流的力度,通过春季禁渔、对瓯江的三大苗种:蟹苗、虾苗、鳗苗实行禁捕,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十一五”期间,积极争取财政、企业的支持,共投入渔业增殖费500多万元,放流增殖中华鳖、田鲤鱼、河蟹、唇鱼骨、花白鲢、赤眼鳟、香鱼等品种5500多万尾(只)。
二、三产业开始起步,产业链有所延长。2010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190吨,年加工总产出519万元(比2005年增长84.0%)。休闲渔业的兴起,是丽水市渔业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2010年,全市建成以钓鱼、吃鱼为主,结合其他休闲娱乐的休闲渔业场所133家,总产出4437万元,税后利润1678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6.7%、33.7%和26.3%。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另外,以品尝鲜鱼为主的“溪鱼馆”、“鱼头馆”、“泥鳅馆”等更是生意红火。随着丽水市交通环境的改善,邻近的温州、金华,甚至杭州、上海的钓客、游客来丽水日益增加,丽水市休闲渔业也正日趋升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