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未来三天西风吹,日本福岛核泄漏物质正在飘向太平洋。核元素入海,可能对海洋生物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此,多位上海海洋环境专家均认为,浩瀚海洋犹如体量巨大的稀释溶剂,就目前状况来看,日本核泄漏不会对海洋生物和环境造成大的影响,公众无需恐慌。
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系教授吕利群看来,“海洋环境中的放射性辐射本已有之。”吕利群说,大洋海底经常发生地震,岩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时有涌出,构成了海洋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本底的一部分。这种天然放射性本底通常对人类健康是无害的。
核辐射加入后,自然环境中的放射性辐射陡增,只有累积到一定量之后,才会对人体有害。吕利群强调,公众无需谈核色变。因为,有核未必伤人,核辐射累积过多后,才会伤害健康。
目前,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技术已经很成熟,过程简便,设备简易,且成本很低,完全可以及时检测海水以及海产品中是否含有碘-131、铯等核泄漏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含量。
吕利群分析说,随着日本核危机的升级,各国针对海洋环境和海产品的核辐射检测将更加密集,甚至每批必检。“只要检测结果显示海洋环境中核素含量不超标,就说明海洋生物和水体中累积的核辐射量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公众完全可以放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沈新强也认为,目前阶段,市民不必对各类海产品敬而远之。地球上海域广阔,自我净化能力强,核泄漏入海后,将被大大稀释。日本福岛海域远在千里之外,我国近海海域受其核泄漏污染的风险相对较小。
从理论上讲,也不能排除如下可能性:海洋生物富集受污染海水中的核素,又被洄游型海鱼吞食“携带”,其从日本福岛海域游至我国黄海或东海海域,最终被打捞上来。但是,只要针对海产品的核辐射检测严密到位,就足以拦截住被污染的海产品“游上”百姓餐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