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报《老教授中山养出“纯净鱼”》报道(详见本报10月25日A2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山市农业部门专门对孔宪功教授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增氧效果比该市自行研制、国内先进的“深层增氧”还要好出几倍,可以逐步应用于大田水产高密度、优质化养殖。目前农业部门和孔教授已在板芙镇确定了0.26公顷鱼塘,准备近期开展养殖试验。
中山市农机化办负责人麦润金对记者说,孔教授的技术“非常神奇”,溶氧量是普通增氧设施的5倍以上,从目前水泥池的中试效果来看,预计在大田养殖中,“大幅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数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据了解,孔教授在五桂山设场试验养殖“纯净鱼”,首先就是想试验增氧效果,提高大田养殖的单位面积密度和数量。一个30多立方米的水泥池,一次性放养了3000公斤的鱼,如用普通增氧,这个池最多不能超过300公斤鱼。如此高密度,鱼儿平安无事,正是因为氧气足够。也就是说,运用孔教授的增氧技术,其放养密度是普通养殖的数十倍到上百倍,效果惊人。
麦润金说,大田养殖处于自然环境中,变化无常,水质比水泥池的差,生物、化学耗氧量高,与水泥池中的自来水不能相提并论。如孔教授的技术应用大田养殖,“增氧效果当然不能与水泥池相比”。但孔教授的增氧技术,有利于杀菌消毒,有利于分解水中有害有毒物质,如硫化物、氨氮、亚硝酸氮,使水质变好,溶氧量高了,“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孔教授这一增氧技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意味着中山的水产面积可“凭空增加”,同时其净化功能,对水产质量有着良好的提升,使低值水产品绿色环保、高值化,意义非同寻常。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