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为我国特产的淡水鱼,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鱼属。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名贵鱼类之一。鳜鱼生长快,产量高,经济价值较大。其生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7月初,喜欢在平缓的流水中产卵,每次怀卵量在6-20多万粒之间,所产鱼卵为浮性卵,因其卵稍重于水,可保持在流动水层中,随波逐流,并继续其发育生长。现在,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外,各地大江、河水系及湖泊中均产。
但主产于南方淡水湖中,尤以湖北产量居全国首位,且最著名。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所写《渔父》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词中西塞山位于湖北黄石市东郊。而风景优雅秀丽的鄂东黄州,亦是著名盛产鳜鱼的地方。
鳜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骨、黎骨上及口盖骨上均有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小齿状棘4~5个,后鳃盖骨后缘有1~2个扁平的大棘。全身披细小的圆鳞。背鳍较长,前部有11个硬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腹部,尾鳍圆形。体色黄绿,腹部黄白。体侧具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褐色条纹。在背鳍的第6~7根棘的下方有一较宽的暗棕色垂直带纹。奇鳍上有暗棕色的斑点。
鳜鱼体延长,侧扁,自眼后至背鳍起点稍隆起。头尖长,口大,上下颌、犁骨及鄂骨均具绒毛状牙群。体披小圆鳞。体灰褐带青黄色,呈不规则斑点和斑块。背鳍和圆形尾鳍具小斑点。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盖骨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斑块。鳜鱼喜欢生活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水体中,尤以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河段,湖泊中居多。生活适温7~32℃,最适18~25℃,在适温范围内,随水温升高生长速度加快。当春天水温回升到7℃以上时开始摄食,摄食活动多在夜间进行,白天活动较少。
鳜鱼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中,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较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武昌鱼、鳊鱼、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厘米以下的鳜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等,25厘米以上则喜食较大型鱼类鳊、鲤鱼等,也喜食扁而细长的餐条鱼。
鳜鱼是典型的凶猛性鱼类,主要捕食小鱼、小虾等,食性很大。鳜鱼的生长较快,在人工饲养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冬龄以后的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性,2~3龄体长和体重处于生长旺盛期。4龄后,体长和体重生长速度均减慢。在自然水域,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以上。
鳜鱼性成熟较早,雄鱼1龄即可性成熟,成熟最小型个体15.6厘米,体重78克。雌鱼一般2龄性成熟,成熟最小型个体21厘米,体重250克。一般个体怀卵量为3万~20万粒。其自然繁殖季节为5月中旬至8月初,6~7月为产卵盛期,此季节亲鱼群集于产卵场,于平缓的流水中产卵。产卵活动多在夜间或天亮前进行,白天很少发现有产卵行为。卵为半浮性,内含油球,即在静水中下沉,在动水中漂浮。卵径为1.2~1.4毫米。在水温21~24℃条件下,卵受精到破膜仅需3天时间。
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品种图片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