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月23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和市海洋与渔业局签署了一项旨在提升江门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的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我市5000多艘渔船、3万多渔民将可每天获取当地最新的海洋天气信息,使得他们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将大大增强,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更多保障。据悉,该项目也将填补我市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工作的空白。
这份名为《江门市海洋环境预报及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的合作协议,旨在满足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需求,提升江门市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以“局(国家局)地(地方局)合作”为项目开展模式,以逐步提高江门市海洋环境观测与预报服务水平为目标,开展建设江门市海洋环境预报及灾害应急预警系统工作。根据协议,双方将扎实推动江门市防潮警戒潮位核定、海洋灾害警报制作与发布、江门市海洋环境观测系统规划方案编制。
据分析,作为珠江口西面部分,江门沿海一带地形复杂,是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灾害频发的区域。对沿海海洋捕捞、近海养殖产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但是目前,江门市在海洋环境观测网建设、海洋预报及灾害警报业务工作开展方面仍为空白。这也是促成这次合作的一个背景因素。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杜明说,今年以来发生了两起与我市渔民有关的海上事故,而全市有5000多艘渔船、3万多渔民,确保这部分群体及时获得身边的、准确的天气信息意义重大。此外,台山上下川岛旅游业发展迅速,希望合作可以让市民和游客随时了解当天天气或水文状况,更好地服务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白毅平回应,双方的合作其实是一次更加深化的过程,目前的技术基础就可以实现让江门市民每天获取江门当地沿海海洋天气情况,可以把江门海域分成几个区域,采取电视播报、短信等形式,使得江门的民众能够每天都收到具体区域的更加详尽的海洋天气信息。他分析说,在江门拓宽海洋预警报信息发布渠道,有助于增强海洋预警报社会公众服务效果,满足社会公众对海洋灾害预警信息、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信息以及滨海旅游海洋环境信息的迫切需求。
该项目建成后,将逐步采用电视或报纸等载体发布海洋预报信息,初步计划包括江门市近海养殖、海洋捕捞海洋预报;江门市滨海旅游海洋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报等。地点涉及上川沙堤、黄茅海、广海湾、镇海湾、上下川渔场、沙堤口渔场、上川岛飞沙滩、浪琴湾、崖山、川岛海水浴场等。内容则有浪高、浪向、水温、高低潮时、高低潮位等。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