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日,从山东省日照市消费者协会获悉,春节过后,消费者对冷冻鱼的净含量不足问题成了投诉热点。21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有些冷冻水产品甚至都不标注净含量。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有朋友送来两箱冰带鱼,“我把这一箱10斤的冰鱼化了之后,称了一下,居然不足5斤。”刘女士直说坑人。
“我很久没买过冰鱼了,吃着也不新鲜,再说重量也不够,爱吃鱼的话我就买新鲜的。”市民荆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重量不足,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买过冷冻鱼了。
2月21日,记者走访了日照市多家市场,发现冷冻水产品一般为鲅鱼和带鱼两种。带鱼的价格从35元至90元不等,鲅鱼的价格从45元至95元不等。在沙墩市场一摊点,记者问及鲅鱼净含量时,老板表示他也没数,可能会有折耗,具体折耗多少,他说不清楚。他告诉记者拿货就是这么拿的,没有冰会不新鲜,“我们这么拿所以就这么卖”。记者看到这箱要价为65元的鲅鱼,只有6条,“这一条划十几块啊!”记者说。“那肯定的了,这带冰的便宜,你买那种不带冰的价格也高啊。”老板回答说。
在日照石臼市场,记者看到成箱的冷冻鱼都没有标注净含量,连重量都没有写。记者质疑为何不标注重量时,老板说“标那个干什么啊?麻烦!”对方回答。
21日,记者与日照某水产公司的苑经理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以前的时候会在箱子的包装上标注净含量,因为净含量不足,引起争议,检查时也会带来麻烦,为了省心,所以就干脆省却了净含量,“一般水产企业都是这样的,要不利润就很不乐观”。谈起10斤冰鱼,净含量到底会有多少时,“这个不同的企业,产品净含量也不同,少的也就四五斤,多的会有七八斤。”
据了解,根据国家规定,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规定明确,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重量”“毛重”等标注方式是不符合标签标注要求的。计量检验时,不论商品的包装材料,还是任何与该商品包装在一起的其他材料,均不得计入净含量。但是,很多企业在对外销售时,都把冷冻水产品的冰衣作为销售时净含量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