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月19日下午两点,澄潭江镇山下村南川河码头,当地村民正围在河畔观看放鱼。20分钟后,价值2万元的5万尾鱼苗游进了南川河,岸上欢呼声不断。而此时的河对岸,成堆的垃圾依稀可见。
整治南川河的呼声由来已久——每天大批垃圾的倒入,让南川河披着脏臭的外衣。而此次由沿河村民自己组织、自己筹资的放鱼行为,不仅搅动了公众对整个南川河治理现状的再次关注,也搅动了试图在这个治理过程中能有所贡献的民间力量。
当地的村民们说,放鱼后,大家相互监督,不准毒鱼、电鱼、炸鱼,也不允许再把母亲河当垃圾场,直接往河里倾倒垃圾,深受环境恶劣之苦的村民开始觉醒了:“我们希望以此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
村民集资,5万尾鱼游进南川河
“来来,让一下,鱼来了……”
村民陶贤彰提着满满一桶刚从车上捞起来的鱼苗就往河边走。码头上,两条铁壳船插着彩旗,每条船上放着4个塑料大桶,从车上转来的鱼苗不断集中到大桶内,船上的村民个个手持瓢盆,一切就绪。
“开船!”下午2时,随着一挂鞭炮响起,两条船分别向码头上、下游开去,沿途将鱼苗放生至山下村境内一公里长的南川河段。
“这里能落篙了,你看鱼都往河底去了。”在船行进过程中,负责划船的村民张奉生一直在观察被放生的鱼苗。58岁的村民张奉生曾是个渔民,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他已经上岸多年。在放完鱼苗回码头的途中,他摊开手掌才知道,“好多年没撑船了,还起了泡。”
张奉生说,以前经常有人在河里毒鱼。他清楚地记得,去年4月的一天,一觉醒来后,拦河坝上游成了一片白,“毒翻的鱼都有一吨多,后来一次也毒了千把斤。”
从以前的放水毒鱼,到现在村民自发集资2万“买鱼放生”,张奉生深有感触,“以前没办法,有的人想搞点收入。大家都很讨厌那些毒鱼的人,在河里下毒你说危害多大?”
民间参与,唤醒村民环保意识
“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并不是图经济效益。”山下村村主任曾佑如表示,我们希望以此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
“垃圾往河边倒算好的,还有人直接往河里倒。”村民们告诉记者,当地的生活垃圾没有统一收集,村民们习惯把垃圾倒在屋后的河岸上。工厂的废渣、废水也往河里排放,把母亲河当成了垃圾场。该镇绝大部分垃圾被南川河“消化”,“一河黑水往湘江流”。
“要以这次放生为契机,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继续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澄潭江镇副镇长潘剑波介绍,政府将会同环保部门,加大对沿岸企业的排污监管和治理。
曾佑如则说,为了给这次集中放生的鱼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将在村里进行环保宣传,禁止再把母亲河当垃圾场,同时禁止非法捕捞。
“政府会发布禁止非法捕捞的通告,我们也会定期巡查。”澄潭江镇畜牧站站长徐治力表示,在河里放养鱼苗有利于河流的生态平衡。
■环保对话
投放鱼苗有益于改善河流生态
南川河是浏阳域内三大河流之一,受当地居民生活影响,这条河里的生活垃圾、废水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已经恶化。
村民们朝河里放养五万尾鱼的自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民间环保自治的一种觉醒。那么,单从此次村民投放鱼苗来说,还要如何规避哪些技术问题,此类放鱼的模范意义又何在?为此,记者专访了湖南农大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周晓明。
在南川河依然处于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你对村民放鱼这种行为如何理解?
周晓明:在身边母亲河遭受污染的情况下,当地村民主动自费放鱼,此种行为让人钦佩,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环保意识提高的一个典范案例。
他们的行为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进而促进当地环境的治理,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政府应该鼓励和指导类似的民间环保行为,以达到最大的环境效益。
一条河的污染,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周边的生态系统,包括鱼类,植物类?
周晓明:河流遭受污染,严重时能够使鱼虾灭绝,甚至连水生植物都消失。
那么鱼类是不是能够监控一个水域的生态环境?鱼对河流生态起到什么作用?
周晓明:包括鱼类在内的水生生物,它们的数量和种类是河流生态环境好坏的基本指示。良好的鱼类及水生类植物体系,能维护生物食物链的均衡,并能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除了鱼,还有什么植物能够很好的治理河流环境?让植物自己去净化?当然,不要那种会带来灾难的植物。
周晓明:天然湿地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菖蒲、荸荠、睡莲等,都有一定的水体净化功能。
村民们放养鱼苗时,是否应该考虑鱼苗种类的均衡,比如不宜过多放养一种,而是根据当地河流实际情况,放养适合河中生存的鱼类?
周晓明:村民们应该在取得当地畜牧水产部门的指导下,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鲶鱼都可以适当放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免可能对物种平衡造成的冲击。
已经呈污染的水条件下,繁养出来的鱼类,如食用,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周晓明:由于河流生态系统未完全恢复,水体还存在污染,繁养出来的鱼可能体内富集了污染物,因此不主张食用。
■环保参与
环境保护期待民间力量参与
关于南川河的现状,澄潭江境内的沿河居民刘英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夏天大家都会去河里游泳,常年有人在河里打捞鱼虾。
“但是近年来,河水的污染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如今,我们对自来水都不放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澄潭江镇山下村“买鱼放生”事件的出现,无疑就有了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刻意义。
民间力量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促进他们发挥自身的作用?此前在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时,浏阳市环保局局长王星辉表示,浏阳境内亦有很多热衷于环保工作的民间人士,但相对来说,显得比较松散,亟待规范。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环保局将广泛支持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构建立体化宣教新格局,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民间力量来开展活动。”王星辉曾对此表示,将奖评热爱环保工作的热心人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将环保教育引入中小学日常教育中去。
■环保样本
他们让死去的河流活过来了
在过去的9年内,75岁的沈奎鹏一直试图拯救一条受污染的河流,这条河流距离他的寓所仅3米,散发的恶臭常常让他难以入眠——昔年的清流、如今的黑水名为漕桥河,属于太湖水系,距离太湖仅四公里。它是两市的分界线,河北边属于常州市,南边是无锡的宜兴市。
漕桥河的周边,有一家大的味精厂,还有二十多家小的化工企业。它们正在让这条河流死去。“这太不像话了。”沈奎鹏说。就在他四处收集证据的几年时间内,几十公里外的吴寿鑫也在无锡市区开始记录自己的“河道日记”。
在老人多次证据确凿的举报之后,宜兴市于2004年开始在漕桥河附近新建一个污水集中处理厂,对当地的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整治。到了2005年下半年,漕桥河南侧的河水不再发黑。
但吴寿鑫的“河道日记”仍在继续,他看到,经过治理后,河道从2003年到2005年,黑臭率下降到25%,但到了2006年,数字又又开始反弹,特别到了2007年4月,当月黑臭率达到了100%。
沈、吴这样的人太少。“蓝藻事件”之后,舆论追问为何太湖治污难有成效,民间环保力量的缺席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无锡市地球卫士环境文化促进会,是市里惟一一家民间环保团体,会员多为当地的老科技人员和离退休官员。
无锡市政府意识到民间力量参与环保的重要性。他们在“八大环保行动”中提出要“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政府希望动员一切非官方的力量加入,扭转目前环境保护仅有政府单方面力推的窘境。
■环保观察
环保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村民集资买5万鱼苗放生南川河,这个新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对于澄潭江的污染问题,我们报道过多次,今年的两会也有代表委员关注了这个问题。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护环境的突破口在于环保意识的形成,难题仍然是教育居民,教育企业,教育政府官员,教育我们每一个人。那么,澄潭江村民自发集资放鱼,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从村民,到企业,再到政府官员,我们都应该从这个事件中深受教育。
从以前的放水毒鱼,到现在村民自发集资2万“买鱼放生”,附近村民张奉生深有感触,“都很讨厌那些毒鱼的人,在河里下毒你说危害多大?”毋庸置疑,尽管南川河的环保治理还没全面拉开,但开始出现像张奉生这样有环保意识的农民,值得欣喜。而事实上,如果绝大部分村民能够自觉注意保护我们的环境,农村环境也就不会是一个大问题了。
但是,从现状来看,南川河的污染依旧。当我们置身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可以怪政府的发展思路不对,我们可以怪企业乱排放,我们可以怪其他人不爱护环境。不过,在这个破坏环境的大军中,其实很多时候有你,有我,有大家,即使政府和企业,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说穿了,环境的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的意识和素质的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也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着手。
澄潭江的农民集资放鱼,三口农民的垃圾分类,我们欣喜地看到民间力量的觉醒。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民间力量参与环保,参与环境教育。如果有一天,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民间组织和环保力量的时候,当我们更多的村民、市民和干部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自觉行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发生彻底改变的时候。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