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春节元宵佳节连连,宴会上的海味河鲜诱人垂涎。记者调查采访了解到,受过度捕捞和海域污染等因素影响,目前,汕头本港浅滩海域优质鱼类日趋枯竭,个别珍稀鱼类濒临绝迹,如本港野生银鱼、大黄鱼、小黄鱼、斗鲳等,人们在餐桌上已难得一见。
本港银鱼几近绝迹
银鱼,是汕头本港珍稀鱼类之一,被誉为“河鲜之首”。它肉嫩刺软且无鳞,通身如玉呈半透明状,备受市民喜爱。不过,银鱼也是一种独特的鱼类,它对生存水质要求极高,只有在清澈纯净的海域,才能见到成群结队的银鱼。更令它身价倍增的是,银鱼是迄今为止仍然无法人工养殖的鱼!寒冬岁末之时,成熟的银鱼会游进海河,涌向三岔河口一带产卵,此时,它的眼圈也由银色变为金色,之后,鱼母体便会自然死亡。
上世纪50年代,银鱼是汕头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鱼鲜,西堤码头的渔船一靠岸,家家户户烧水下盐煮“银鱼饭”,鱼香远飘。至八十年代,在礐石海、妈屿岛、渔湖等海域,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穿梭游行的银鱼。祖辈以捕鱼为生的谢先生说,本港银鱼产量迅猛减少,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偶尔能幸运捕捞到的,也只不外十几、二十几公斤,产量很少。
近几年,本港银鱼更几近绝迹,不久前,有渔民在潮州湘子桥韩江水里捕捞到两、三市斤的小银鱼,很快就被人高价买走。据行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汕头市部分超市和专营点出售的鲜冻银鱼,都是云南丽江等地生态湖泊出产的,虽非本港,但价值也不菲。
楝树开花黄鱼不来
“本港野生大黄鱼,现在多值钱,你知道吗?”鱼贩谢先生说,按市面上的价格,一公斤重的大黄鱼,约1000元/公斤;两公斤重的约2000元/公斤,如果是幸运碰上三公斤多的一条鱼,高的达到上万元。黄鱼的昂贵源于它的产量锐减。
黄鱼也称“石首鱼”,因它的头骨里藏有两粒白色小石子而得名。在潮汕地区,民间通常把大黄鱼称为“金龙鱼”,把小黄鱼叫做“红花桃”。每年春末夏初,楝树花开,在外海越冬的黄鱼群,向近岸、河口作生殖洄游,发出求偶的咯咯声音,绵延数里,形成壮观的渔汛。产卵后,黄鱼一般分散在近海活动。至秋末冬初,大小黄鱼又集群向外海进行越冬洄游,形成冬汛。鱼贩东兄说,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本港野生大、小黄鱼已难形成渔汛。东兄曾受人所托,一连10多天向渔民收购大黄鱼,可却连一条大黄鱼都没收购到。
金钱鮸胶价比黄金
记者采访获悉,与黄鱼同属石首科的另一种珍稀鱼类——黄唇黄(俗称“金钱鮸”),也已濒于绝迹了。据行内人士透露,现在市面上,新鲜的本港野生金钱鮸几乎绝迹,偶尔有渔民幸运捕捞到,其鱼价比黄金还要昂贵!
金钱鮸鱼胶对治疗妇科疾病等有“神奇”的药效。家境富裕的郑太告诉记者,有一次,自己咳嗽不止,听朋友说金钱鮸的鱼鳞能治咳嗽,就托人辗转好几个地方,买到几十片,每片鱼鳞1元钱。私企老板陈女士透露,18年前,她生孩子的时候,母亲曾托人买到一个金钱鮸鱼胶,当时价值10万元,大家都说贵得离谱。没料到,现在的金钱鮸鱼胶已晋升为“藏家极品”。偶尔有转手的,很小的一个至少得十几万元,大一点的都要几十万元。
斗鲳黑鲷越来越少
鱼贩谢先生、东兄感慨,现在,不止本港珍稀的银鱼、黄鱼、金钱鮸等难觅踪迹,就连先前较常见的斗鲳、黑鲷等鱼类,也越来越少了。
汕头民间有“好鱼马胶鲳”一说,而斗鲳则是鲳鱼中较名贵的鱼种。市民林伯告诉记者,现在,本港斗鲳在市面逐渐少见了,有的时候,售价也都较高,每市斤八、九十元。另外,三十年前,汕头沿海的滩涂,活蹦乱跳的黑鲷随处可见,特别是牛田洋一带的海域滩涂,曾盛产黑鲷。当年,林伯时常与伙伴一起,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乱摸一通,总能摸到好多黑鲷,拿回家煮鱼粥,美味无比,但现在也越来越少了,这让林伯这些老汕头人感到很遗憾。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