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大面积浮冰冲到滩涂上,有的冰层厚近1米,会导致更多的水产品死亡
而海冰融化后海水盐度和水质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海底生物生长
“我以为海蛎子会被冻死,没想到冰化了,海蛎子还活着,真是万幸。”大黑石海域的养殖户老张望着一望无际的大块海上浮冰,既兴奋又有些忧心。近日,随着一股强冷空气侵袭我市,气温大幅下降,原本趋缓的黄渤海海冰情况再次严峻起来,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达到了79海里。大量的海上浮冰给我市的养殖、捕捞业带来很大影响。
海冰开始破碎,不少已经漂走。
目击 冰封消融海面布满浮冰
由于天气开始转暖,我市黄渤海海面出现了大量的浮冰现象。昨日,记者在金州湾、大黑石、夏家河子等海域看到,大部分海域的海面上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浮冰,而有的地方海面依然一点融化的迹象都没有,大面积的海冰一望无边。在大黑石海域记者看到,湛蓝的海面上已经出现大范围的水域,海冰开始融化,深水区已经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波涛。大片的白色浮冰漂在海面上,最薄的有十多厘米,最厚的达到30厘米左右。在水域辽阔的地方,成群的野鸭子在海水中嬉戏,看见有人走近,受到惊吓的它们展翅飞走了。不时有摄影爱好者驱车前来抓拍这一美丽的景观。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近日发布了浮冰实况,渤海黄海冰情与之前相比总体略有发展,前日的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可检测海域海冰分布面积约为28318平方公里,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达到了79海里,最大冰厚为30厘米,分布面积为20066平方公里;黄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缘为28海里,最大冰厚有20厘米。这表明,海冰冰情已经从盛冰期进入了融冰期。
作业 凿冰窟窿打捞海蛎子
海冰开裂
“现在终于不用再凿冰窟窿挖海蛎子、捞海肠了。”昨日,记者在夏家河子海边见到,这里的海冰依然厚实,可冰质酥松,很像厚厚的积雪。养殖户老李几个人正在凿开的海面上打捞海蛎子。他告诉记者,一进入冬季,海面上就会大面积结冰,这给他们下海挖海蛎子、捞海肠带来很大的不便。他每年都要在近海附近凿开冰封的海面,下海挖海蛎子。这也给他的海上作业增加了危险系数。自从海面开始融化后,老李再也不用凿冰窟窿了。“这回省事多了,海上虽然还有冰,但已经很薄了。”老李说。这个冬天气温起伏不定,他们只能趁着天气暖和时才出海作业。海蛎子比往年要多很多,这也是他们冒险打捞的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 海水盐度变化,浮冰给养殖业带来损失
记者在大黑石海域附近的一家养殖场了解到,冰封对水产养殖业影响很大,但融冰带来的海洋生态变化也会对海洋养殖业再次造成影响。“我家的杂色蛤已经大量减产了,浮冰对它的影响太大了。”该养殖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海冰灾害严重,冻死了一部分底播杂色蛤,而近日海冰融化,大面积的浮冰又被冲到岸边的滩涂上,有的冰层厚度达到了近1米,全部压在了养殖杂色蛤的滩涂上,将导致更多的杂色蛤死亡。这对于近海滩涂养殖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养殖场养殖项目不仅有杂色蛤还有海参、鲍鱼、基围虾等珍贵海产品。海面被冰封后,给海产品养殖带来很大影响。“现阶段近海养殖主要需注意的问题就是及时换水。”该负责人说,严重的结冰会打破海洋生态平衡,海上冰层都是淡水,结冰后,海水盐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冰层阻挡了阳光,影响海底生物生长,会导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此外,冰块随海水漂流,融化后影响海水盐度和水质,对年内的水产品养殖会带来一定影响。
警报 海上作业要小心流冰
天气转暖,海面浮冰增多。
前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了蓝色警报,黄渤海局部海区流冰较多,海上航行和生产作业的船舶要防止流冰,保证航运和海上作业安全。大连市海洋渔业局海洋环保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后,海冰已经逐渐融化,会随着海水的冲力,在海中横冲直撞,首先受害的就是近海养殖网箱、养殖筏架等设施。“天气回暖时形成的流冰,可能会损毁一些海上浮筏,成为近海养殖、捕捞生产安全隐患。”市海洋渔业部门表示,为此,他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指导渔民生产自救,并组织专人向沿岸渔民发放抗击灾害的资料,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