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垦利县海参池塘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已成为该县渔业的支柱产业。由于该县海参养殖起步较晚,很多养殖户都是刚刚养殖海参,缺少养殖经验。为了引导养殖户养好海参,春节一上班,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技术推广人员就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生产指导,给海参养殖户送去了急需的技术。
冬末春初是海参最容易长病的时候,此时水体容易形成水温分层,导致上层水一直在上层,不能和底层的水进行交换,致使海参赖以生存的底层水成了“死水”,从而导致底层缺氧,水质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海参的抗病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病原细菌则大量繁殖,进一步加剧了对海参的不利影响。因水质恶化、海参体质虚弱,各种细菌等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导致海参发病。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采取三项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加大换水力度,每天换水5-10%,延长进水时间,防止水体分层;及时降低水位,当水温达到8℃时,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二是改善养殖环境,对养殖3年以上的养殖池塘,每半月投放一次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改善底部环境。三是经常巡池、必要时派潜水员深入池底检查刺参的活动状态。如发现个别刺参有化皮现象,要及时捞出,并用消毒液浸泡,以防感染其它健康的海参。目前,已指导养殖户和养殖管理人员1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通过指导培训,确保了垦利县海参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