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的“药物在养殖鳗鲡中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使用技术项目”最近通过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上述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国的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长期滞后,不少药物的使用标准和休药期不得不套用发达国家的标准,由于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及给药条件等差异,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导致药物残留,造成了严重损失。
中国养鳗业的“三起三落”都与药物残留有直接的关系,恩诺沙星、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事件发生后,由于国外媒体恶意炒作,导致日本市场上中国烤鳗的价格暴跌至日本烤鳗的1/2-1/3,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2006-2010年,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国家主管部门下发达的鳗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项目,对磺胺类、氟苯尼考、恶喹酸等多种药物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试验:①开展多种药物在鳗鲡肌肉、血液、血浆的代谢动力学研究。②建立了多种适用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③提出了鳗鱼适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休药期。④制定了部分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标准。⑤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禁用某些停药时间长的磺胺类药物,并向主管部门提出了慎用恶喹酸的建议。
应该指出:《日本渔用药物使用指南》规定,鳗鲡使用恶喹酸药浴(5g/1t水)后的休药期为25天,但项目组经过重复试验,休药期应该是114天;日本规定鳗鲡口服恶喹酸(20mg/kg·日)后的休药期也是25天,项目组提出应为71天。日本规定口服氟苯尼考(10mg/kg·日)后休药期是7天,该所认为休药期应该是310度·日。
2005年发生的孔雀石绿残留事件后,养鳗场停止使用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但是在2006-2007年继续检出鳗鱼的孔雀石绿残留。经过深入的研究,项目组发现隐性孔雀石绿在池塘周边的泥土中经过几十个月后仍然存在并继续污染养殖水体和鳗鱼,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多种消除养殖环境孔雀石绿污染和防治小瓜虫的有效措施,彻底解决了孔雀石绿残留的问题。
项目组在500多家养鳗场推广有关项目的科研究成果,参与开办了9期培训班,推广项目的成果,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参加培训的养鳗技术人员达1400人次。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