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围网捕捞金枪鱼
项目名称: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者按】餐桌、衣橱、空调、中药罐子……高新科技,不仅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大红榜单”上,而且就在你我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今日从刚刚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上海科研成果中节选一组,邀您用家常的眼光来欣赏高新科技成果。
聪明鱼儿难“追捕”
低脂低胆固醇,少污染营养多,助减肥抗衰老……多用于寿司和刺身的优质金枪鱼,十几年前很少在普通人家“露脸”,如今已经成为百姓菜单上的常客。这得归功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潜心多年研究的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
想要吃到新鲜味美的金枪鱼,可不是件容易事。这种聪明的鱼儿是大洋“宠儿”,身长约1米,体重超过50公斤,居海洋食物链的顶层,很少有敌手;金枪鱼一天到晚游不停,游弋速度快,每天几十公里,在标志放流研究中,最大的洄游距离是一年绕地球赤道一圈,不易被“追捕”;喜欢呆在水下200米至300米处,水面捕捞,很难“一眼望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大洋金枪鱼渔业几乎是空白。
生态钓具效率高
1993年起,在陈雪忠所长带领下,项目组对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金枪鱼资源与环境展开连年调查,获取了一大批渔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并应用区域海洋学、GIS空间统计等理论与方法,提出金枪鱼渔业生物学指标体系,建立大洋金枪鱼渔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同时,以流体力学、工程力学、鱼类行为学理论为基础,自主研发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钓具,显著提高金枪鱼捕捞效率。
“中国第一”填空白
14年来,一尾尾金枪鱼身上,留下了太多的“中国第一”:首次成功开发我国7个大洋金枪鱼作业渔场;首次建立了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三维模型,开发可视化仿真钓鱼软件;首次创建了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实现金枪鱼渔场的快速预报,填补我国公海金枪鱼渔业数据空白;首次研发了我国大洋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
如今,我国已跻身世界金枪鱼资源的主要捕捞国家。经过近三年的项目成果推广及应用,我国大洋金枪鱼捕捞渔船已达292艘,金枪鱼年产量16万吨,产值33亿元,占远洋渔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目前,金枪鱼已经和竹荚鱼、鱿鱼一道,成为百姓海鲜菜肴中最常见的三大“远洋客”。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