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0年,广东省江门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渔业安全监管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渔业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问题,夯实渔业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了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该市全年仅发生渔业安全事故2宗,死亡(失踪)3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事故宗数与2009年持平,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57%,经济损失同比下降90%。
一、创新监管模式,渔船安全生产网络建设取得突破
江门市大多数渔船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木质渔船,主机功率小,安全性能差,加上渔船作业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作业区域比较分散,不利于对海上作业渔船的监控。为及时、准确掌握海上作业渔船的动态,加强渔船安全监管,该市以台山市广海镇鲲鹏渔村为试点,引导和发动渔民实行跟帮生产,建立渔船安全生产网络,积极探索渔业安全监管新模式。江门市海洋渔业局领导多次带队深入鲲鹏渔村进行调研,与镇、村干部和渔民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部署试点工作,并下拨5万元经费给予扶持,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鲲鹏渔村现有机动渔船260多艘,村成立了渔船跟帮生产安全领导小组,村委会正、副主任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下设8个渔船跟帮生产小组,组长全部由党员担任。每个跟帮生产小组根据渔船的多少还设立安全联络员,共有35名。同时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跟帮生产小组长和安全联络员的职责。跟帮生产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每艘渔船的出海情况跟踪登记,每天定时通过手机或对讲机向每艘渔船发布海上天气状况,了解渔船航行状况。遇有突发事件时,组织协调渔船开展应急自救和互救等。安全联络员负责向小组长报告渔船的动向,落实渔船出海生产前的适航检查,协助船长抓好渔船海上安全航行和船员规范操作,并督促落实船员生产过程中穿着救生衣等。通过建立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渔船安全生产网络,有效减少渔船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渔船的自救互救能力。去年以来,该村没有发生一起渔船安全事故。去年10月,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来袭之际,该村通过发挥渔船安全生产网络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落实了260多艘渔船100%回港避风。
二、创新安全技术,南沙渔船“汽改柴”工作取得突破
长期以来,江门市赴南沙海域生产渔船因采用特殊作业方式需装载大量汽油出海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成为困扰该市多年的渔业安全监管难题。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近年来,该市在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南沙渔船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工作,委托国内某柴油机厂研发了一款适用于南沙渔船携带作业小艇的安全型柴油挂机,以取代原有的汽油挂机。为推广使用安全型柴油挂机,该市落实省、市专项资金共100万元,对购买柴油挂机的渔民给予每台5000元的补贴,提高了渔民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去年2月份,200台安全型柴油挂机正式交付给渔民,在该市24艘南沙渔船捕捞作业中投入使用。
三、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渔船安全设备配备工作
为提高渔船的安全系数,该市采取“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方法,大力推进大中型渔船配备AIS(避碰系统)、船长7至12米渔船配备小型救生浮和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建设等重点工作。目前,市级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已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县级系统建设和船载终端配备工作已全面铺开,60马力以上海洋捕捞渔船100%配备了AIS、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终端和小型救生浮等先进安全设备。
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的同时,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结合“安全生产年”和“亚运安保”活动,狠抓渔业安全监管常规工作。全年共组织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26次,检查渔船5563艘次、渔船修造厂76家次,整改安全隐患69处;开展海上安全执法行动18次,检查渔船796艘次,查处违规作业渔船39艘次,没收三无船舶6艘;积极开展防台和海难救助工作,成功防御了“鲇鱼”等台风的袭击,组织参与了海难救助20宗,救助群众51人,救助船只18艘,挽回经济损失353万元。该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平安渔业”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充分肯定,被推荐在最近召开的南海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