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行业通用标识“UV赤虫”因遭抢注而被诉使用侵权
深圳水族饲料企业受困商标纠纷
省水族协会表示商标争夺战将直接影响广东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
一宗商标纠纷案再次引发整个行业动荡。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水族协会了解到,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几十家水族饲料企业,相继卷进一场旷日持久的“UV赤”商标争夺战,产品在海内外市场上的销售也直接受到影响。
“UV赤”商标引发争议
广东省水族协会会长杨钦泉介绍说,“UV”是英文UltraViolet的简写,主要含义为紫外线,广泛用于杀菌和消毒;赤虫(又名红虫、血虫)是观赏鱼最适宜的食饵;“UV赤虫”在水族行业指经紫外线杀菌处理的赤虫。“这些业内约定俗成的称谓在2003年后,因为商标‘UV赤’的注册而全部改变。”
2002年12月,具有日资背景的以水族饲料为主业的深圳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UV赤”商标申请并获准。该商标注册类别为商标注册国际分类第31类,覆盖宠物食品、鱼饵等10种商品。
在获得“UV赤”商标授权之后短短几个月内,深圳某公司就控告数家同行商标侵权。工商部门随即查封了位于深圳明利红虫场等企业,将明利红虫场价值38万元的“UV赤虫”与铝铂包装进行销毁,并处罚款15万元。几乎同时,省内其他7家水族企业也遭到查封。许多一直使用“UV”、“UV赤虫”为产品包装标识的企业,感受到一场商标危机山雨欲来。
协会出面调和陷入纠纷
据了解,广东是全国水族行业的发源地,有水族企业几百家,生产的观赏鱼、水族用具、水族动物饲料、水质改良剂等产品占全国近80%的市场,而且还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商标危机出现后,深穗两地水族纷纷向行业协会反映情况。
“2003年6月17日,我就收到了十几家会员企业的申诉,说他们的企业被工商部门查封。”杨钦泉说,省水族协会随即出具了一封给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公函,请求重新审议“UV赤”商标的注册是否与行业整体利益相悖。
然而,这份代表行业利益的公函,却令省水族协会陷入纠纷漩涡。2004年4月,注册“UV赤”商标的深圳某公司以函件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将省水族协会和会长杨钦泉一起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省水族协会与会长杨钦泉在媒体上道歉,并赔偿6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今年7月3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省水族协会和杨钦泉的行为未构成名誉权侵害。“这场官表面上是协会与我赢了,但‘UV赤’商标在行业当中引发的纷争还没有结束,给整个水族行业造成的损失还在持续。”杨钦泉心存隐忧。据悉,省水族协会此前已收回公函。
抢注商标引发行业动荡
这个搅动广东水族行业的“UV赤”商标是否合法,法学界专家其实各有看法。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许浩明认为,尽管“UV”是有通用标识或通用方法之嫌,但在“UV赤”这个商标中,却用了一个“赤”字作了特别的限定,便排除了原来的意义或歧义,从而符合中国商标法关于注册商标的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刘春田认为,如果有证据支持“UV”、“赤虫”是水族行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那么“UV赤”这个商标则有抢占公用资源、注册不当之嫌。
据悉,广东水族行业“UV赤”商标之争引发行业动荡,不过是近年许多行业通用名称商标事件中的一个,类似的还有“解百纳”红酒、“木糖醇”口香糖、“小肥羊”火锅、“小农占”大米等等。
知识产权研究专家指出,行业“通用名称”或类似文字被抢注成商标后,基本都会引发行业内企业间的行政或司法纷争。这类纠纷对行业发展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专家认为,应迅速完善现行法律法规来遏制抢注行为,执法机关也应理性和慎重地处理类似纠纷。目前避免行业“通用名称”被抢注的最有效措施,是由各行业协会或商会委托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出异议申请,令抢注商标不能取得专用权。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