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红头龙睛高头
三色琉金
三色文鱼
三色红头狮子头
金鱼徐的第十代传人徐建民说:金鱼可以通过自然杂交或定向杂交来培育新品种,你可以根据你的想象力和审美趣味,并利用金鱼遗传基因不稳定的特性来培育出你喜欢的金鱼形态。徐建民所养金鱼多为京城罕见的品种,图为红头龙睛高头、三色琉金、三色文鱼、三色红头狮子头和王字虎头(图)。
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建民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金鱼,也利用祖传技术恢复了一些传统品种。
徐金生破除了祖传技艺传男不传女的教条,将养鱼技术传给了女儿。
“卖——大小——哎——小金鱼儿嘞嗨,蛤蟆骨朵儿大田螺蛳嘞!”一声悠长的吆喝响起,只见一个卖金鱼的小贩挑着挑子从胡同中悠悠走过,挑子前面是一个圆木盆,里面分成若干小格,盛放着不同种类的金鱼,后面筐内的稻草上码着大小不一的玻璃鱼缸。小贩声音刚落,便有一群小孩奔门而出,将小贩团团围起……小金鱼儿曾在无数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里游弋。
野生锦鳞成皇帝的玩物
北京金鱼饲养历史悠久,据《明昌遗事》记载,公元1190至1208年间,金章宗大事修建离宫别苑,于中都郊圻(今天坛以北金鱼池一带)掘土烧制砖瓦,并利用所形成之窑坑就地开凿“鱼藻池”,以供其赏鱼、游宴。据说原北宋宫中的金鱼曾被移入池内放养。南宋灭亡时,元朝大将伯颜还遣人捞出宋宫内的金鱼,连同池水一起海运至大都,成为统治者的宫中玩物。元朝皇宫里的琼华岛、太液池等处也饲养有金鱼。
金元两朝金鱼多为池养,且规模不大。至明朝,饲养金鱼非常盛行。《日下旧闻考》记载“正德中南城金鱼日食蒸饼白面二十觔(斤)”,说明金鱼数量很多。与此同时,明朝盆养金鱼已比较普遍。据古籍记载,神宗朱翊钧甚至奢侈得用玉盆养鱼。曾任北京市花木公司金鱼场场长李振德解释说,盆养比池养更能拉近人和鱼之间的距离,使人更便于赏玩、观察,也更便于管理,在金鱼的进化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
清朝,北京金鱼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金鱼的品种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宫廷金鱼”的品牌业已形成。据传雍正皇帝非常喜爱金鱼,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一只棕黄色仿木纹小鱼盆,内养有虎头、龙睛各一尾,他每天都要研究龙虎相争。自雍正起,北京的金鱼始有交皇粮的贡例,每年要选一批优良奇异的金鱼送到御花园。
乾隆年间,祖居金鱼池的养金鱼大户徐家应召入宫专司饲养金鱼,朝廷发放俸禄、朝服和腰牌,但无官职。
“鱼把式”技艺传承有序
清朝灭亡的时候,徐家从皇宫里带出来一些金鱼,回到了金鱼池。没过多久,徐建民(“金鱼徐”第十代传人)的爷爷徐国庆、父亲徐金生就被请到中山公园(当时叫中央公园)养金鱼,他们仍保留了宫廷式的养鱼方法。1934年,中山公园对外开办金鱼展览,引起了轰动。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住到北京,我爷爷就带着我父亲给他送鱼虫,帮他喂鱼、换水。”徐建民说,“有时蒋介石和李宗仁在一起一边观鱼,一边说话,由于说的是南方话,我爷爷他们也听不懂。后来卫戍区司令担心我爸被抓了壮丁,断了上司的鱼虫,还特地送给他一套国民党官服。”
据徐建民介绍,解放后中央的许多领导如贺龙、刘少奇、刘伯承、聂荣臻都养金鱼,“金鱼徐家”不时会去帮忙照料一下。每逢大型庆典之际,中央领导人也常去中山公园赏鱼。
“有一年冬天,我爷爷和我爸正在鱼棚里照看鱼,突然吹进来一阵冷风,原来是有人进来了,我爷爷他们就大喝‘出去’,那人说要看看鱼,我爷爷说不对外开放,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毛主席。岂知毛主席并不搞特殊化,说‘有制度不要破坏嘛,我也一样’。”
另有许多文艺界的名人也都喜欢鱼,徐建民的父亲年轻时就常给梅兰芳、马连良送鱼虫。他的父亲由此问梅兰芳为什么养鱼,梅兰芳说养金鱼是为了养眼,因为水是绿的。
传统金鱼分类法失效
金鱼按照传统分法大概可以分为四类:草金鱼、文种金鱼、龙种金鱼和蛋种金鱼。在明朝晚期,就形成了这四类的雏形了。
李振德介绍说,“简单地说文种鱼就是不鼓眼的,有背鳍的金鱼,如狮子头;龙种金鱼是眼睛凸出,有背鳍的金鱼,因为它们的眼睛和龙的眼睛很像,所以叫龙种金鱼;蛋种金鱼身形像鸭蛋,不鼓眼,没有背鳍,如虎头。但是现在这四类不够用了,比如龙背球、鼓眼虎头就无法归入这四类,我认为应在传统四类基础上增加龙背种。”
“但是,品种的确定至少要经过三代,必须保证遗传基因的稳定。”徐建民补充说,“有的商家把处于颜色过渡期的鱼也叫做新品种,结果顾客买回去没过多长时间鱼就褪色了。”
虎头盆、木海不“烧鱼”
无论对于什么种类的金鱼,养鱼的容器是非常重要的。据徐建民介绍养金鱼最好的容器是虎头盆和木海。
故宫的虎头盆是用澄浆泥烧制的,其原料需要经过太阳晒一年的时间后才能开始烧制。现在这项工艺已经失传了,“能拿玻璃钢或其他泥仿制出外观就不错了”。木海是用柏木拼接而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木盆,直径一般1.5或1.2米,这项工艺也已失传。2005年,他也只能仿制出了四个大木海。
“这两种容器的好处是透气不透水,阻隔性好(隔热、隔寒),容易长青苔,青苔对金鱼皮肤黏膜有保护作用,它滋生的浮游生物还可供应鱼营养,同时可以调节水温和水质。”徐建民说,“玻璃缸和陶瓷盆都‘烧鱼’,而且鱼为了保护自己生存的需要,身体颜色会随着周边颜色而变化,慢慢地鱼的颜色就会变浅。”
好水好虫养出“活艺术品”
徐建民认为养金鱼的四大要素是种、水、食、光。种是指要有好的鱼种,然后就要根据鱼的品种以及生长周期来安排水、食和光,这里面讲究是很多的。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绿水出好鱼’,养金鱼的水讲求‘绿而不老,老而不坏’,有些金鱼需要嫩绿水,有些金鱼就需要老绿水,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自来水的用量、晒水的时长、和容器的更换———徐建民说许多养鱼的技术都是凭经验,有时是无法用言语或文字来形容的,所以学养金鱼不是几年就能学出来的。
过去给金鱼喂食主要是鱼虫,鱼虫分为面虫、蜘蛛虫、仓虫等好多种,金鱼各有所好。给金鱼找鱼虫、捞鱼虫也是个费力气的活儿。老话讲,在北京捞鱼虫,初春必到京西海淀一带,而夏天以东便门、大北窑、麦子店和安定门外砖窑鱼虫最多。李振德记得以前捞鱼虫得半夜三点就起,骑着车到五棵松、二闸或清河去捞鱼虫,其间辛苦与乐趣绝非外人所能体会。
“都说金鱼是人工雕琢的艺术品。”李振德说,“像望天在眼睛翻转的时期,必须控制好食、水和放养密度,否则它的眼睛就不能翻转九十度。所以对养金鱼来说,技术的使用就是一种艺术雕琢。”
1958年之前,走街串巷卖金鱼的大多来自金鱼池或高碑店。李振德说这些小贩卖的金鱼多是“下手货”,大多都是背鳍像一根刺或鳍只长了一半的,人们戏称它们为“扛枪的”或“断粮的”。家长也常会给小孩子买个小鱼缸和几条小金鱼儿,当然,用不了多久,鱼们都“仰泳”了。到上世纪60年代,卖小金鱼儿的吆喝声已经日渐杳然……
■ 溯源
金鱼起源于中国,系野生金鲫鱼演变发展而成,因其色赤而鳞片闪烁若金,故名金鱼。关于北京金鱼的最早纪录出现在(南宋)岳珂的《桯史》中,当时北京一带很多人在窗前檐下“凿石为池”蓄养金鱼。金迁都北京后,设鱼藻池饲养金鱼。自金至清,皇宫、王府中代代饲养金鱼,宫廷金鱼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饲养金鱼也逐渐普遍起来。清朝灭亡后,宫廷金鱼流散民间。民国时期,中山公园、北海公园、动物园皆饲养金鱼供游客观赏,金鱼池也建有多家渔场。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公园、太庙、北海公园等处都为国家饲养金鱼,市园林局还设立了金鱼养殖场和金鱼门市部,民间养金鱼已很普遍。文革时期,北京的金鱼品种和“鱼把式”大量流失。改革开放至今,北京金鱼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目前金鱼多为土坑饲养,金鱼的种类和品质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 鱼 民俗
老高碑店人为卖金鱼不过年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
北京的金鱼文化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北京很多富有的人,他们有条件、有品位来饲养金鱼,尤其皇家作为最大的消费家族,在这种娱乐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金鱼的寓意很多,它是一种吉祥文化,如金玉满堂,在过去就是希望人丁兴旺。高碑店就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他们不过春节,尤其不过大年三十,而是过正月十五,因为春节庙会他们都去卖小金鱼儿了。冬天老百姓没有什么活动,春天伊始的时候就在庙会上花几分钱给孩子买几条小金鱼儿,既是哄孩子玩,也给家里增添一些生命力,金鱼有红色的,有金色的,希望来年的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北京人以前都去中山公园或北海公园看金鱼,这也是一种生活乐趣。
■ 鱼 器物
木、陶、瓷、石与玻璃
●成善卿,北京民俗专家
清朝宫廷里的养鱼用具非常讲究,虎头盆拿澄浆泥烧制,其土中影响分子结构的杂质都需澄出,烧制出来泥的性质全没有了,黏度非常大,透气不渗水。
好的木海用黄柏制成,稍差的用杉木,不怕水泡,也不易断裂。像四喜花木海四面嵌有铜雕的图画或文字,可以说是木海中的极品;以陶盆论,讲究用“鳝鱼青”,它的颜色发黄发绿,个头很大,看起来很古朴;宫廷养;以瓷缸来讲,讲究用官窑所烧的青花和五彩,但瓷缸多用于临时观赏用;还有汉白玉石雕鱼盆,四周刻着海八怪的图案,梅兰芳故居也有一个;此外,还有鱼桌,形同大八仙桌,它的木质为紫檀、红木或黄花梨,六面镶嵌有玻璃,并有人工刻花。桌架与玻璃用鱼鳔黏合,不怕水,金鱼就养在玻璃里面,这种也是临时性的。
■ 鱼 品种
惟海水鱼其难养也
●刘富龙,原中山公园文化班高级工程师
北京的观赏鱼大致分为金鱼、热带鱼和海水鱼三类(后两种皆产自海外)。热带鱼、海水鱼要从侧面观赏,比如神仙鱼身体非常薄,俯视的话就是一条线。金鱼最适合俯视。
解放以前北京就有热带鱼了,最初是私人饲养,后来北京动物园也开始饲养热带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热带鱼饲养兴起了一个小高潮,当时动物园已经有热带鱼了。由于很多首长、名人养热带鱼,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宣传等方面,带动了大家对热带鱼的兴趣,各鱼店、花店也开始出售热带鱼。
海水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也有人养了,由于海水鱼饲养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开始养鱼的水都是空运过来的。
一般来说,普通的热带鱼比金鱼要好养,尤其现在的调温、加氧、采光都能自动控制,管理起来比金鱼更容易。这三种鱼中,海水鱼是最难养的,水的问题很关键。
■ 鱼 变异
“坑养”减弱金鱼品种特征
●李振德,原北京花木公司渔场场长
野生金鲫鱼是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具有多样性的)突变形成的。后来人们进行池养,如在放生池或皇家园林的鱼池中,这使金鱼属于半野生的状态,这一时期金鱼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异,但鱼的颜色基本稳定了。
到明代进入盆养阶段后,养鱼容器变小,金鱼活动受到限制,它们的生长完全在人的控制之下,它们的身体开始变短,尖头变宽头,肚子开始变圆,两尾也开始变为四尾,逐渐发展成现在金鱼的模样,可以说这是环境作用(突变)和人为选择作用(品种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
有言道坑养不如池养,池养不如盆养。坑养省人工,鱼长得快,降低了成本,但由于坑的面积大,养出来的鱼没有肚,尾巴短,品种的特征相对比较弱。这种粗放形式的养殖并不能出精品,而且有些杂交育种还缺乏科学性,这使得北京金鱼的质量出现一些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